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x

2023年  第46卷  第4期

显示方式:
柴胡疏肝散改善肝气郁结型大鼠抑郁症的机制:基于microPET/CT方法
王伟, 陈英茂, 王玉来, 郭蓉娟, 王璐绮, 丛俊婕, 贺立娟
2023, 46(4): 575-582. doi: 10.12122/j.issn.1674-4500.2023.04.01
[摘要](166) [HTML全文] (75) [PDF 1945KB](20)
摘要:
  目的  观察柴胡疏肝散对肝气郁结型抑郁症大鼠行为改善,并探索其临床疗效机制是否是通过改善脑葡萄糖代谢发挥抗抑郁作用。  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40只,按体质量匹配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柴胡疏肝散高、低剂量组,10只/组,运用慢性束缚应激结合孤养法建立肝气郁结型大鼠模型,柴胡疏肝散高、低剂量组分别用1.04 g/mL及0.52 g/mL的浓缩药液灌胃,对照组与模型组用生理盐水灌胃,灌胃从实验开始之日起,1次/d,持续21 d。观察旷场实验和糖水偏好实验变化,使用小型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与CT摄影融合术观察大鼠感兴趣脑区的脑葡萄糖代谢变化。  结果  行为学提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糖水偏好程度下降(P < 0.05),旷场实验不动时间延长(P < 0.05)。脑代谢提示:模型组代谢增高脑区:双侧延髓、左侧小脑(P < 0.05),代谢减低脑区:双侧胼胝体、双侧M1、双侧M2、左侧纹状体、右侧丘脑、右侧海马、右侧前额叶皮质、右侧扣带皮质、右侧S1、右侧S2、右侧岛叶皮质(P < 0.05)。与模型组相比,高、低剂量组糖水偏好程度增高(P < 0.05),旷场实验不动时间减少(P < 0.05);低剂量组代谢增高脑区:双侧纹状体、双侧海马、双侧胼胝体、双侧前额叶皮质、左侧下丘、左侧M2、右侧听觉皮质、右侧丘脑、右侧M1、右侧S1、右侧S2、右侧岛叶皮质(P < 0.05),代谢减低脑区:左侧延髓、左侧视觉皮质、左侧小脑(P < 0.05);高剂量组代谢增高脑区:右侧前额叶皮质(P < 0.05);其它感兴趣脑区二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肝气郁结证发病机制为慢性应激结合孤养法降低情绪认知和行为调节相关脑区葡萄糖代谢,使之失代偿,同时使左脑纹状体、小脑脑区发生葡萄糖摄取竞争,柴胡疏肝散可改善肝气郁结型抑郁症大鼠行为,其主要通过改善与情绪认知、行为等相关脑区及改善左脑纹状体、小脑脑区葡萄糖摄取竞争从而发挥抗抑郁效应。
磁共振成像纳米分子探针透明质酸-Gd2O3@MSN对动脉粥样硬化的靶向识别
马瑞繁, 成佳宁, 郝利国, 李忠涛, 尹强强, 胡海峰, 王余广
2023, 46(4): 583-590. doi: 10.12122/j.issn.1674-4500.2023.04.02
[摘要](93) [HTML全文] (49) [PDF 2626KB](16)
摘要:
  目的  探究合成透明质酸(HA)修饰的介孔二氧化硅MR纳米探针HA-Gd2O3@MSN的性能以及成像特点,为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提供新的检查技术手段。  方法  以CTAB为模板,正硅酸四乙酯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在碱性条件下制备成MSN,滴加GdCl36H2O变成Gd2O3@MSN,在600℃下煅烧2 h去除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模板,最后制备成分子探针Gd2O3@MSN,再通过酰胺缩合制备成HA-Gd2O3@MSN。运用透射电镜观察其形貌特征,动态光散射法检测其水合粒径和Zeta电位。运用3.0T MR观察其成像效果,并利用ICP-MS数据分析探针的弛豫率。  结果  合成的探针水动力尺寸为223.5±10.5 nm,Zeta电位为-13.04 mV,弛豫率为11.023 mmol· L-1· s-1);随着分子探针浓度逐渐升高,T1信号也随之增强。体外细胞试验研究显示透明质酸-Gd2O3@MSN以HA依赖的方式靶向巨噬细胞表面受体CD44。在细胞毒性试验中发现HA包被的纳米探针毒性较小。  结论  HA修饰的介孔二氧化硅MR纳米探针HA-Gd2O3@MSN T1弛豫率高,细胞毒性小,靶向效果好,具有较好的MR成像增强效果,为进一步早期识别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奠定基础。
抑郁症患者的脑功能连接改变存在性别差异: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张乾营, 康丽君, 刘旭红, 丁碧娇, 林雅萍, 黄莹, 周艺肖, 马振宇, 陈伟民, 刘忠纯
2023, 46(4): 591-596. doi: 10.12122/j.issn.1674-4500.2023.04.03
[摘要](155) [HTML全文] (60) [PDF 1498KB](10)
摘要:
  目的  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探讨不同性别抑郁症患者脑功能连接的改变。  方法  总共纳入抑郁症患者106例,另外招募匹配健康对照志愿者106例。采集所有受试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的图像后,利用GRETNA软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及功能网络构建,然后计算网络属性,采用双样本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Boferroni多重比较校正)。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全局属性增加,女性全局属性局部效率(P=0.0003)、小世界(P=0.04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全局属性全局效率(P=0.0098)、局部效率(P=0.0098)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性抑郁症患者的左后扣带回、左腹侧前额皮层、左顶下回、左顶叶、左颞顶联合区的节点聚类系数低于男性(P < 0.05),女性抑郁症患者的右颞下回、右腹内侧前额叶皮层、左背侧额叶皮层、右前岛叶、左腹侧额叶皮层、左/右中岛叶、左后岛叶、左顶叶的节点度值均低于男性(P < 0.05),女性抑郁症患者的左后扣带回、右背外侧前额叶皮层、左腹侧前额叶皮层、左顶下回、左丘脑、左顶叶、左颞顶联合区、左枕叶的节点局部效率均低于男性(P < 0.05)。  结论  女性抑郁症患者下降区域主要为情绪控制、视觉控制区域,男性抑郁症患者主要下降区域为压力控制、奖赏控制区域。这有可能成为性别差异的神经机制。
18F-FDG PET/CT及68Ga-FAPI PET/CT在淋巴瘤诊断中的价值对比
廖太平, 张春银
2023, 46(4): 597-604. doi: 10.12122/j.issn.1674-4500.2023.04.04
[摘要](260) [HTML全文] (75) [PDF 2018KB](27)
摘要:
  目的  比较18F-FDG PET/CT及68Ga-FAPI PET/CT对淋巴瘤的诊断价值,探究68Ga-FAPI PET/CT在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前景。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淋巴瘤待诊的37例患者,对比其18F-FDG PET/CT及68Ga-FAPI PET/CT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值及TBR值的差异,分别研究两种检查方法的SUVmax及TBR值与Ki67之间的相关性,并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在淋巴瘤分期及浸润灶诊断上的差异。  结果  37例患者中有30例确诊为淋巴瘤。18F-FDG PET/CT的诊断效能高于68Ga-FAPI PET/CT。淋巴瘤患者中SUVmax-FDG>SUVmax-FAPI(17.35 vs 4.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淋巴瘤患者中TBR-FDG>TBR-FAPI(29.35 vs 7.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SUVmax-FDG、TBR-FDG与Ki67之间呈正相关关系(SUVmax-FDG:R2=0.28,P < 0.05;TBR-FDG:R2=0.19,P < 0.05),SUVmax-FAPI、TBR-FAPI Ki67之间无相关性(P>0.05)。在检测淋巴瘤浸润方面,18F-FDG PET/CT优于68Ga-FAPI PET/CT。  结论  18F-FDG PET/CT诊断淋巴瘤的SUVmax及TBR值高于68Ga-FAPI PET/CT,在淋巴瘤的诊断和分期中具有更好的效果,可以更好地指导淋巴瘤的临床诊疗,但68Ga-FAPI PET/CT在淋巴瘤的诊断中仍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11C-β-CFT:多巴胺转运蛋白显像剂的合成及其在帕金森病诊断中的应用
王慧, 刘子钰, 白侠, 包宝亮, 何玉林
2023, 46(4): 605-608. doi: 10.12122/j.issn.1674-4500.2023.04.05
[摘要](119) [HTML全文] (59) [PDF 1535KB](9)
摘要:
  目的  探讨脑多巴胺转运蛋白显像剂11C-甲基-N-2β-甲基酯-3β-(4-F-苯基)托烷(11C-β-CFT)的PET/CT显像在早期帕金森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将第一步反应生成的11C-CH3I在线转换成Triflate-11CH3后与前体2β-甲基酯-3β-(4-F-苯基)去甲基托烷进行室温反应,反应结束后加水转移反应液到C18柱上进行纯化,产品11C-β-CFT用乙醇从C18柱上洗脱后加水混匀得到终产品。5例轻度帕金森病患者静脉注射11C-β-CFT后约60 min后对其进行脑部PET/CT显像。  结果  11C-β-CFT的总合成时间约16 min,放化纯度>98%,比活度>2 GBq/μmol,未校正合成产率为(25.0±5.0)%。轻度帕金森病患者脑PET/CT显示双侧前壳核、后壳核11C-β-CFT摄取明显减少,以患病侧壳核区域最为显著。  结论  全自动化制备11C-β-CFT的合成速度快、产率高、产品放化纯度和比活度能够满足临床需求。上述显像结果表明该显像剂可准确反映病情,有助于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
磁共振成像在成人眼眶黄色肉芽肿病的诊断价值
郭久红, 王晓琰, 陶晓峰
2023, 46(4): 609-613. doi: 10.12122/j.issn.1674-4500.2023.04.06
[摘要](108) [HTML全文] (34) [PDF 1820KB](9)
摘要:
  目的  分析成人眼眶黄色肉芽肿病的磁共振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患者的MR图像,分析MR图像病变部位、双侧/单侧、形态、边缘、眶内结构、T1WI、T2WI信号特点、DWI特点、ADC及强化方式。  结果  11例眼眶黄色肉芽肿经手术病理证实,分别是成人起病的黄色肉芽肿(n=6)、渐进性坏死性黄色肉芽肿(n=4)和Erdheim-Chester病(n=1)。成人起病的黄色肉芽肿6例,3例累及单侧眼睑,1例累及右侧鼻泪管,1例累及双侧眼睑和泪腺,1例累及右侧眼睑、翼腭窝和左侧颞肌;渐进性坏死性黄色肉芽肿4例,2例累及左侧眼睑,2例累及双侧眼睑、鼻部、额颞部;Erdheim-chester病1例,双侧眶内多发病变并累及垂体、心包、肾脏。4例边界清晰,7例范围弥漫,边界不清。10例T1WI低、T2WI及压脂高信号,1例T1WI低、T2WI及压脂低信号。弥散加权成像低信号(n=7);平均表观扩散系数值为1.18×10-3 mm2/s(n=7)。6例行动态增强检查,时间-信号曲线(TIC)均表现为持续上升型(Ⅰ型)。  结论  眼眶黄色肉芽肿病多有眼睑肿胀,无破溃,累及眼睑及皮下组织、眶前部、眶后部和泪腺,可累及眼外肌肌腱,未见累及视神经,累及眶内病变未见骨壁破坏。MRI可以通过显示化学位移伪影来辅助此病的诊断。
肝脏门静脉积气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
朱志韬, 陈瑶, 宁成虎, 王远成
2023, 46(4): 614-619. doi: 10.12122/j.issn.1674-4500.2023.04.07
[摘要](122) [HTML全文] (108) [PDF 2191KB](12)
摘要:
  目的  探讨肝脏门静脉积气(HPVG)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HPVG患者的资料,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特征、影像学特征、治疗及预后进行总结。  结果  10例患者中,以急性消化道症状起病7例,发热5例。存在肾功能不全、维持性血透等相关病史3例,高血压病8例,外科手术史6例。临床诊断中肠梗阻5例,重症感染、感染性休克6例。10例患者仅3例存活。采取手术治疗的2例患者均确诊为肠坏死。HPVG量无论多少均以门静脉左支分布为著;10例中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积气7例,肠壁下积气9例;局部肠壁水肿7例,肠梗阻5例,消化道穿孔3例。在5例增强扫描病例中,肠系膜上动脉血栓2例。  结论  HPVG病例中合并肠壁下积气的发生率较高,临床应重视HPVG及相关影像特征的识别,从而对患者进行及时干预。
心脏磁共振可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心功能状态
李妙男, 丁丝雨, 姚卓亚, 牛奇林, 宋宏伟, 马宜传, 丁斌, 胡司淦, 史晓俊, 高大胜, 王洪巨
2023, 46(4): 620-626. doi: 10.12122/j.issn.1674-4500.2023.04.08
[摘要](170) [HTML全文] (61) [PDF 2654KB](11)
摘要:
  目的  探讨心脏磁共振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心功能状态评估价值。  方法  选择2022年6月~2022年12月在我科住院并确诊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24例,男性22例,女性2例,年龄55.3±11.3岁。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并在术后5~7 d行心脏磁共振检查。应用电影成像技术分析心功能状态、是否存在反向运动和室壁瘤;组织追踪技术分析心肌各节段的应变能力;延迟强化技术分析心肌梗死部位、梗死面积大小和是否存在微循环障碍。结果梗死节段心肌应变分析显示:24例患者中,21例患者径向应变下降,18例患者周向应变下降,21例患者纵向应变下降,16例患者三向应变均下降;整体心肌应变分析显示:15例患者径向应变下降,10例患者周向应变下降,20例患者纵向应变下降,9例患者三向应变均下降;梗死节段心肌平均径向应变和周向应变低于整体心肌平均径向应变和周向应变(P < 0.05),梗死节段与整体心肌纵向应变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13例患者出现心肌反向运动;左室射血分数(LVEF)下降者10例;LVEF未下降的14例中,心肌反向运动6例,梗死节段三向心肌应变下降6例,梗死区内微循环障碍7例,NT-proBNP水平升高7例。出现反向运动组患者LVEF、梗死节段心肌和整体心肌平均周向应变、纵向应变均小于未出现反向运动组患者(P < 0.05)。相关性分析显示:LVEF与心肌整体应变、梗死节段应变和左房射血分数呈正相关关系,与心肌梗死面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体表面积比值、NT-proBNP水平和Genisini评分呈负相关关系(P < 0.05)。二元Logistic回归显示,梗死节段纵向应变的降低可以独立预测患者是否出现心肌反向运动。  结论  心脏磁共振技术可以多角度评价心功能状态,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后早期心功能评估、治疗和干预,改善患者的预后提供参考依据。
经阴道超声监测针刺联合药物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
张典润, 刘晖, 曾令红, 王菊花, 王英
2023, 46(4): 627-631. doi: 10.12122/j.issn.1674-4500.2023.04.09
[摘要](117) [HTML全文] (86) [PDF 1564KB](6)
摘要:
  目的  采用经阴道超声检查方式动态监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的卵泡发育情况,探讨针药联合治疗方法的临床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进一步指导依据。  方法  选取2020年9月~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妇女44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药物与针药联合的方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其中21例患者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对照组),23例患者采用针刺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3月内排卵的状况、临床妊娠情况、影像学表现。  结果  治疗3月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6.67%和82.60%,排卵率分别为52.38%和78.26%,妊娠率分别为28.57%和43.48%。观察组中的卵巢体积、卵泡数量、最大卵泡直径等均优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中的排卵的成功率、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经阴道超声动态监测下,准确观察患者的卵泡发育情况,为临床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的诊疗提供指导,有效提高患者受孕率。
能谱CT及碘基图影像组学诺模图在预测上皮性卵巢癌分型中的应用价值
马春雨, 吕娜, 邹梦梦, 朱林, 杨波, 郭飞
2023, 46(4): 632-637. doi: 10.12122/j.issn.1674-4500.2023.04.10
[摘要](90) [HTML全文] (35) [PDF 1767KB](13)
摘要:
  目的  探讨联合碘基图影像组学模型、能谱CT多参数及临床危险因素构建的诺模图在预测上皮性卵巢癌(EOC)分型中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122例(Ⅰ型46例,Ⅱ型76例)行能谱CT增强扫描并经病理证实为EOC的患者,结合血清糖类抗原125及人附睾蛋白4,建立临床模型;比较感兴趣区在静脉期图像下的碘浓度(IC)、标准化碘浓度(NIC)、能谱曲线斜率(λ)、有效原子序数(Zeff)及标准化有效原子序数(NZeff),通过Log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能谱参数,建立能谱CT参数模型;于动静脉期碘基图提取影像组学特征,按照7:3的比例建立训练组(n=85)和验证组(n=37),经过数据降维处理,筛选出有效的特征,建立影像组学模型;采用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模型的诊断效能并利用模型构建诺模图,使用决策曲线分析及校正曲线评价诺模图的临床应用价值。  结果  两组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25及人附睾蛋白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将两者联合建立临床模型,训练组AUC为0.797(95% CI: 0.700~0.895),验证组AUC为0.776(95% CI: 0.620~0.933);λ40~70 keV、λ40~100 keV、IC、NIC、Zeff、NZeff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二元Logstic回归分析提示NIC为独立影响因素(P=0.008),训练组AUC为0.813(95% CI: 0.723~0.902),验证组AUC为0.837(95% CI: 0.707~0.966);影像组学经降维后共筛选出18个影像组学特征,其中包括6个一阶特征、8个灰度特征、1个形态特征、3个小波特征。训练组AUC为0.825(95% CI: 0.733~0.917),验证组AUC为0.851(95% CI: 0.725~0.796)。联合模型的诊断效能最高,训练组AUC为0.935(95% CI: 0.885~0.986),验证组AUC为0.938(95% CI: 0.865~1.000),均高于单一模型。  结论  临床-能谱-影像组学诺模图在预测上皮性卵巢癌的分型方面具有潜在的价值。
重症胰腺炎CT影像与病情进展及血清淀粉酶、红细胞分布宽度、脂质运载蛋白2的关系
刘春燕, 薛平, 马亚东, 杨加贝, 王晓明, 余锐
2023, 46(4): 638-642. doi: 10.12122/j.issn.1674-4500.2023.04.11
[摘要](119) [HTML全文] (33) [PDF 1555KB](7)
摘要:
  目的  探究重症胰腺炎CT影像与病情进展及血清淀粉酶(AMS)、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脂质运载蛋白2(LCN2)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3月~2022年12月的105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临床预后结果分为预后良好组(n=77)和预后不良组(n=28),比较两组患者CT影像结果[胰周外炎症CT评分(EPIC)、改良CT严重指数(MCTSI)]及血清AMS、RDW、LCN2水平,利用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重症胰腺炎预后的评估价值。  结果  预后不良组器官功能衰竭数多于预后良好组(P=0.039),APACHE Ⅱ评分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01);预后不良组EPIC、MCTSI评分高于预后良好组(P < 0.001),血清AMS、RDW、LCN2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 < 0.001);相关性分析显示,EPIC、MCTSI评分与血清AMS、RDW、LCN2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591、0.668、0.684,0.573、0.637、0.652,P < 0.001);EPIC、MCTSI评分评估重症胰腺炎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791、0.762,敏感度为82.14%、67.86%,特异性为64.94%、72.73%;血清AMS、RDW、LCN2评估重症胰腺炎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758、0.754、0.851,敏感度为64.29%、78.57%、78.57%,特异性为76.62%、66.23%、80.52%;血清AMS、RDW、LCN2联合评估重症胰腺炎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925,敏感度为92.86%,特异性为79.22%。  结论  重症胰腺炎患者较高的EPIC、MCTSI评分以及血清AMS、RDW、LCN2水平与预后不良有关,上述CT评分与血清学指标水平呈正相关关系,且均可用于评估患者病情进展后的不良结局,血清学指标联合评估效能最高。
峰值应变离散度是评价糖尿病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变化的可靠性指标
杨倩, 张霞, 马强, 汤敏
2023, 46(4): 643-647. doi: 10.12122/j.issn.1674-4500.2023.04.12
[摘要](136) [HTML全文] (63) [PDF 1685KB](11)
摘要:
  目的  应用峰值应变离散度(PSD)对2型糖尿病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早期改变进行探索。  方法  收集本院2型糖尿病患者95例,根据糖化血红蛋白进一步分组,分为血糖控制组(A组,糖化血红蛋白 < 7%,n=45)和血糖未控制组(B组,糖化血红蛋白≥7.0%,n=50),另取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参与者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取其参数,采集连续3个心动周期的左室心尖二腔、三腔、四腔。存储二维动态图像在后台描记分析,获得左室整体纵向应变及PSD。比较3组之间参数的差异。  结果  A组与对照组间整体纵向应变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B组与对照组相比整体纵向应变减小(P < 0.01)。A组及B组与对照组相比,PSD均明显增高(P < 0.01)。相关性分析显示,左室整体纵向应变与PSD间呈负相关关系,糖化血红蛋白及空腹血糖与左室PSD呈正相关关系(P < 0.01)。  结论  PSD可定量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左室收缩功能的改变,是评定糖尿病患者左室心肌运动的一个早期、可靠的指标。
前列腺癌双探针PET/CT显像的肿瘤负荷及转移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相关性
许佳玮, 刘长青, 宋振国, 姬琳琳, 李现军
2023, 46(4): 648-653. doi: 10.12122/j.issn.1674-4500.2023.04.13
[摘要](162) [HTML全文] (73) [PDF 1712KB](7)
摘要:
  目的  以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及18氟-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18F-PSMA)双探针PET/CT显像为基础,探究前列腺癌患者的肿瘤负荷和肿瘤转移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关系。  方法  选择2021年3月1日~2022年11月27日潍坊市人民医院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初诊前列腺癌患者共54例,行18F-FDG及18F-PSMA双探针PET/CT检查。依据双探针PET/CT检查及临床资料分为无转移组(n=16)与转移组(n=38),统计所有患者双探针PET/CT检查确定的肿瘤负荷指标,采用Spearman检验对血清PSA与肿瘤负荷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组间比较。  结果  两组的血清PSA、全身代谢体积、原发灶表达体积、糖酵解总量及表达总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血清PSA > 31.83 μg/L时检测前列腺癌转移的效能最佳,敏感度及特异性分别为84.21%和93.75%;经双探针PET/CT检查获取的各项肿瘤负荷均与血清PSA具有相关性(P < 0.01)。  结论  血清PSA越高提示前列腺癌肿瘤负荷越大,转移组肿瘤负荷均高于无转移组,患者血清PSA > 31.83 μg/L时,提示发生前列腺癌转移的可能性大,有必要行18F-PSMA PET/CT显像全面评估。
基于磁共振影像组学列线图预测中晚期鼻咽癌放化疗疗效
王雪莲, 赵灿灿, 周牧野, 王欣, 张玉文, 王志远, 陈刘成
2023, 46(4): 654-660. doi: 10.12122/j.issn.1674-4500.2023.04.14
[摘要](122) [HTML全文] (73) [PDF 1985KB](17)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多模态磁共振的影像组学特征结合临床信息构建的列线图在中晚期鼻咽癌临床放化疗疗效中的预测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160例经病理证实为鼻咽癌的初诊患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按照7:3的比例将患者分为训练组(n=112)与验证组(n=48)。在训练组提取T2加权脂肪抑制序列、T1加权增强序列和弥散加权成像序列图像的影像组学特征,经过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数据降维,筛选出最有效的特征构建影像组学预测模型。纳入相关的临床信息,利用Logistic逻辑回归,筛选最有价值的临床信息并构建临床信息模型;联合临床信息模型与组学特征模型构建联合模型,并构建列线图。通过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来评估各模型的诊断效能,通过决策曲线分析和校正曲线评估列线图的临床应用价值。  结果  联合2项临床信息和9项影像组学特征构建的临床-影像组学模型在训练组和验证组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2(95% CI : 0.765~0.940)、0.736(95% CI : 0.574~0.898),显示出良好的预测效能。  结论  基于多模态磁共振的影像组学列线图在预测中晚期鼻咽期临床放化疗疗效中具有可行性,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双能量CT多定量参数可评估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
陈素月, 陈望, 王立环, 赵义
2023, 46(4): 661-668. doi: 10.12122/j.issn.1674-4500.2023.04.15
[摘要](65) [HTML全文] (89) [PDF 0KB](6)
摘要:
  目的  探讨双能量CT多定量参数无创评估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肿瘤细胞增殖能力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6月~2023年1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66例经手术证实的连续性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病例,所有患者术前2周内均行能谱CT平扫及增强扫描,术后所有肿瘤组织病理标本切片行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根据术后病理分为Ki-67高表达组(n=34)及Ki-67低表达组(n=32);由2位观察者分别独立测量病灶动脉期及静脉期40~90 keV单能量CT值、碘浓度,计算标准化碘浓度及能谱曲线斜率(K40-90 keV);采用组内相关系数检验2位测量者测量参数之间相关性及一致性的程度;比较两组之间各参数的差异,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采用ROC曲线分析诊断效能,并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与Ki-67表达的相关性。  结果  2位测量者对动脉期、静脉期两组间测得的各参数一致性较好,组内相关系数均大于0.75;低表达组动脉期、静脉期40~70 keV单能量CT值、K40-90 keV、碘浓度、标准化碘浓度均低于Ki-67高表达组(P < 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动脉期K40-90 keV诊断效能最高,曲线下面积为0.913,敏感度为91.2%,特异性为87.5%,阈值为0.95,上述参数与Ki-67表达均有相关性,以动脉期K40-90 keV与其的相关系数最高(rs=-0.900,P < 0.001)。  结论  双能量CT多定量参数可无创评估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
多基因检测有助于甲状腺细针穿刺诊断不明确类型结节
王妍, 梁瑞景, 魏梦莹, 赵倩颖, 丁蕾, 纪晓惠
2023, 46(4): 669-673. doi: 10.12122/j.issn.1674-4500.2023.04.16
[摘要](152) [HTML全文] (13) [PDF 1372KB](5)
摘要:
  目的  探讨多基因检测对甲状腺细针穿刺(FNA)意义不明确类型结节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2018年8月~2020年5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56例符合甲状腺C-TIRADS 4类结节FNA诊断为意义不明确的细胞非典型病变或滤泡性病变行多基因检测。以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56例FNA诊断意义不明确类型结节中TBSRTC Ⅲ级42例,TBSRTC Ⅳ级12例,TBSRTC Ⅴ级2例,均取得基因检测结果报告。比较BRAF V600E突变结果和多基因检测结果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  结果  56例FNA诊断意义不明确类型结节中术后病理诊断为良性2例(1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1例甲状腺腺瘤),术后病理诊断为恶性54例(5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4例甲状腺髓样癌),C-TIRADS 4A类结节直径22.5±23.3 mm,其中结节的直径≤10 mm的2例,C-TIRADS 4B类结节直径8.0±7.1 mm,其中结节的直径≤10 mm的14例,C-TIRADS 4C类结节直径7.0±6.2 mm,其中结节的直径≤10 mm的36例。BRAF单基因检测诊断意义不明确类型结节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0.0%、25.0%、56.7%、91.3%、3.45%;多基因检测结合C-TIRADS分类诊断意义不明确类型结节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0.0%、86.4%、75.7%、93.3%、65.5%,多基因检测方法比BRAF单基因检测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率。  结论  多基因检测有助于明确甲状腺细针穿刺意义不明确类型结节的诊断。
基于多尺度多模态磁共振图像的直方图特征在脑胶质瘤分级上的应用
曹之乐, 郭虹, 郭宇
2023, 46(4): 674-681. doi: 10.12122/j.issn.1674-4500.2023.04.17
[摘要](91) [HTML全文] (66) [PDF 2831KB](5)
摘要:
  目的  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多模态磁共振图像的直方图特征,并采用机器学习的方法进行脑胶质瘤的分级应用。  方法  收集临床60例脑胶质瘤病例,其中Ⅱ级胶质瘤弥漫型星形细胞瘤和少突胶质细胞瘤22例,Ⅲ级胶质瘤间变型少突星形细胞瘤和间变星形细胞瘤18例,Ⅳ级胶质瘤胶质母细胞瘤例20例。病例图像信息包含平扫T2加权序列、T2加权压水压脂序列以及增强后的T1序列。对3种序列图像做多尺度化处理,对多尺度化后的图像做纹理分析,以病灶核心区域为感兴趣区,计算纹理参数,探究纹理参数与脑胶质瘤的内在关联含义,行Ⅱ级与Ⅲ级间纹理参数的ROC曲线分析,以及Ⅲ级与Ⅳ级间纹理参数的ROC曲线分析。以支持向量机作为机器学习核心,通过交叉验证法,得出本文纹理分析方法在不同级别胶质瘤的分级上的准确度和整体分级准确度。  结果  多尺度多模态磁共振图像直方图特征结合支持向量机模型的鉴别系统在Ⅱ级和Ⅲ级脑胶质瘤间总体参数准确率为91.5%,在Ⅲ级和Ⅳ级脑胶质瘤间的总体参数准确率为97.9%。整体的三分类支持向量机模型在交叉验证法的分级准确率为91.67%。  结论  多尺度多模态磁共振图像的直方图特征结合支持向量机模型的鉴别系统,可以在脑胶质瘤肿瘤分级上为临床提供重要信息。
右心声学造影联合房颤鉴别评分可提高对心源性脑梗死的预测价值
刘丁铭, 程亚玲, 杨红祥, 甘萍, 文俊杰
2023, 46(4): 682-687. doi: 10.12122/j.issn.1674-4500.2023.04.18
[摘要](115) [HTML全文] (110) [PDF 1564KB](5)
摘要:
  目的  探究右心声学造影联合房颤鉴别评分(STAF)对心源性脑梗死(CE)预测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2021年8月医院收治149例CE患者及93例非心源性脑梗死(NCE)患者资料,分别作为CE组与NCE组。患者均接受右心声学造影及STAF,比较两组患者右心声学造影结果及STAF,分析右心声学造影联合STAF对CE的预测价值;CE患者随访1年,评估CE患者预后情况,分析CE患者预后影响因素。  结果  CE组患者1级+2级+3级右向左分流分级、卵圆孔未闭阳性率、卵圆孔长径、分流口内径均高于NCE组(P < 0.05);CE组患者STAF高于NCE组患者(P < 0.05);ROC曲线显示右向左分流分级、卵圆孔未闭阳性率、卵圆孔长径、分流口内径、STAF用于CE预测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82、0.570、0.679、0.808、0.750,各指标联合AUC值为0.905;单因素与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房颤、总胆固醇、纤维蛋白原不是CE患者预后影响因素(P > 0.05),入院时NIHSS评分、卵圆孔未闭阳性率、卵圆孔长径、STAF是CE患者预后影响因素(P < 0.05)。  结论  右心声学造影联合STAF有助于提高心源性脑梗死预测价值。
基于体质量调节管电压联合自动管电流技术降低儿童胸部CT辐射剂量的价值
张振华, 肖雁冲, 龚鑫鑫, 刘继遥, 朱杏莉
2023, 46(4): 688-691. doi: 10.12122/j.issn.1674-4500.2023.04.19
[摘要](84) [HTML全文] (24) [PDF 1493KB](7)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体质量调节管电压联合自动管电流技术在降低儿童胸部CT辐射剂量中的可行性。  方法  选择2019年9~12月在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行胸部CT扫描的54例患儿胸部CT图像作为对照组,扫描参数:管电压100 kV或120 kV,管电流采用固定值,范围120~200 mA;另选择2020年1~5月行低剂量扫描的56例患儿胸部图像作为低剂量组,扫描参数:根据患儿体质量选择不同管电压,≤15 kg选择80 kV,≤40 kg选择100 kV, > 40 kg选择120 kV;管电流为自动管电流调节,比较两组患儿的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  结果  对照组患儿胸部CT有效剂量为0.95±0.55 mSv,低剂量组患儿胸部CT有效剂量为0.18±0.17 mSv,辐射剂量仅为对照组的18.9%。对照组和低剂量组图像满足诊断标准的占比分别为98.15%和96.4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9)。  结论  在可满足诊断要求的前提下,根据患儿体质量选择不同管电压联合运用自动调节管电流技术可以有效降低胸部CT辐射剂量。
长骨骨端骨巨细胞瘤与软骨肉瘤的影像鉴别
张群, 刘新丽, 张毅, 胡明艳, 李天然
2023, 46(4): 692-696. doi: 10.12122/j.issn.1674-4500.2023.04.20
[摘要](126) [HTML全文] (99) [PDF 1434KB](8)
摘要:
  目的  探讨长骨骨端发生的骨巨细胞瘤与软骨肉瘤的影像鉴别诊断特征。  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5月~2022年5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长骨骨端原发的20例骨巨细胞瘤(骨巨细胞瘤组)和16例软骨肉瘤(软骨肉瘤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两组影像特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长骨骨端骨巨细胞瘤患者发病年龄在20~40岁者占比更高(60%),单纯累及骨端(90%)、偏心性生长(70%)、边界清楚(100%)、骨皮质膨胀(95%)、均匀变薄(100%)、软组织肿块无分叶(100%)、软组织肿块局限性生长(100%)、T2WI以稍高信号为主(100%)、伴有囊变/坏死/出血/液-液平(60%)的比例更高,而长骨骨端软骨肉瘤患者发病年龄 > 40岁者占87.5%,病灶同时累及骨端及骨干(81.2%)、非偏心性生长(87.5%)、病灶边界不清(56.2%)、骨皮质无膨胀改变(87.5%)、皮质厚薄不均/毛糙(100%)、软组织肿块分叶状(100%)、软组织肿块包绕骨干/浸润周围组织(100%)、T2WI高信号或明显高信号(100%)、无囊变/坏死/出血/液-液平(100%)的占比更高;两组性别、有无软组织肿块、骨髓水肿、软组织渗出以及MR边缘低信号环是否完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长骨骨端原发骨巨细胞瘤与软骨肉瘤在发病年龄及影像学表现中有一定相似性,通过综合评估患病年龄、发病部位、偏心与否、边界是否清晰、骨皮质有无异常改变、软组织肿块特征及MR上病变内部特点有助于二者鉴别诊断。
超声心动图评估1级原发型高血压合并超重肥胖患者的左室功能
范伟博, 张强, 李蔚
2023, 46(4): 697-700. doi: 10.12122/j.issn.1674-4500.2023.04.21
[摘要](72) [HTML全文] (25) [PDF 1453KB](9)
摘要:
  目的  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估1级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超重肥胖患者的左室功能。  方法  选取我院确诊为1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作为病例组,其中体质量指数正常组(病例A组)35例、合并超重肥胖组(病例B组)25例。另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一般临床资料、常规超声参数(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左室射血分数、左室心肌功能Tei指数)、左室整体长轴应变以及心肌做功参数(整体做功指数、整体做功效率、整体有用功、整体无用功)的差异。  结果  3组组间比较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左室射血分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与对照组相比,病例A组及病例B组Tei指数增高,左室整体长轴应变减低(P < 0.05),病例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与对照组比较,病例A组心率及心肌做功参数整体做功指数、整体有用功、整体无用功、整体做功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病例B组心率及整体无用功增高,整体做功效率减低(P < 0.05),整体做功指数、整体有用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1级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超重肥胖患者左室整体功能及左室纵向应变减低,且左室心肌整体无用功增加,心肌做功效率减低。超声心动图技术多种参数联合运用能够更加客观、全面评价1级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超重肥胖患者的左室功能情况。
CT值联合凝血纤溶相关指标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诊断价值
陶蜀杭, 王远军, 何海
2023, 46(4): 701-705. doi: 10.12122/j.issn.1674-4500.2023.04.22
[摘要](73) [HTML全文] (56) [PDF 1681KB](5)
摘要:
  目的  分析CT值联合凝血纤溶指标对下肢深静脉血栓(DTV)的诊断价值分析。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发生下肢DTV的98例患者为研究组,另取同期本院未发生下肢DTV的98例患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CT检查和测定凝血纤溶指标[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抗凝血酶Ⅲ(ATⅢ)],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CT值、凝血纤溶指标与下肢DTV的相关性,并采用ROC曲线分析CT值和凝血纤溶指标对下肢DTV的诊断价值,计算曲线下面积。  结果  CT图像显示,下肢DTV的静脉管腔未见造影剂填充,呈低密度;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CT值、FIB、D-D均较高(P < 0.05),aPTT、PT、ATⅢ均较低(P < 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CT值、aPTT、PT、FIB、D-D、ATⅢ与下肢DTV存在显著相关性(P < 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为0.946,敏感度为81.63%,特异性为95.92%。  结论  CT值、凝血纤溶指标与下肢DTV具有相关性,其联合诊断在下肢DTV患者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乳腺癌超声声像图表现与血清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50表达的相关性
陈秋怡, 王珏, 桂佳佳, 孙春娟
2023, 46(4): 706-710. doi: 10.12122/j.issn.1674-4500.2023.04.23
[摘要](120) [HTML全文] (28) [PDF 1486KB](11)
摘要:
  目的  分析乳腺癌超声声像图表现与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25、CA50表达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分析2020年6月~2022年9月于医院收治的100例疑似乳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病例均接受超声检查,根据病灶病理检查结果分为恶性组(n=52)、良性组(n=48),分析恶性组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分布情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患者血清CEA、CA125、CA50水平,比较超声声像图不同特征下乳腺癌患者的血清CEA、CA125、CA50水平变化并分析其相关性,比较恶性组、良性组患者血清CEA、CA125、CA50水平并分析其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结果  恶性组超声声像图中表现出肿块≥2 cm、形态不规则、边缘毛刺征、纵横比 > 1、内部低/混合回声、后方回声衰减、微小钙化、病灶内富血供患者占比均高于良性组(P < 0.05)。超声声像图中肿块大小(≥2 cm vs < 2 cm)、纵横比(≤1 vs > 1)、内部回声(低/混合回声vs高/等回声)、后方回声(衰减vs无衰减)、微小钙化(有vs无)、病灶内血流分布(富血供vs乏血供)患者的血清CEA、CA125、CA50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不规则形态乳腺癌患者血清CEA、CA50水平均高于规则形态乳腺癌患者(P < 0.05),边缘毛刺征乳腺癌患者血清CA125、CA50水平均高于边缘无毛刺征乳腺癌患者(P < 0.05)。血清CEA、CA125、CA50水平与超声声像图特征中的纵横比 > 1、微小钙化、病灶内富血供呈正相关关系(r纵横比 > 1=0.415、0.341、0.424,r微小钙化=0.374、0.394、0.311;r病灶内富血供=0.419、0.533、0.461,P < 0.05)。恶性组血清CEA、CA125、CA50水平分别为9.36±2.16 ng/mL、46.84±7.66 U/mL、42.61±6.48 μg/L,均高于良性组的6.9±2.04 ng/mL、38.73±8.82 U/mL、36.70±6.87 μg/L(P < 0.05)。血清CEA、CA125、CA50及其联合检测时的AUC分别为0.845、0.760、0.721、0.910,三项指标联合检测的AUC均高于其单独检测(ZCEA/联合=2.109,P=0.035;ZCA125/联合=3.232,P=0.001;ZCA50/联合=3.821,P < 0.001)。  结论  血清CEA、CA125、CA50水平与乳腺癌超声声像图特征中的肿块大小、微小钙化、病灶内富血供关系密切,其联合检测具有乳腺癌辅助诊断价值。
新型立体定向穿刺技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穿刺引流中的价值
陈鹏宇, 潘超, 宋振华, 王磊, 刘承勇, 魏大年
2023, 46(4): 711-718. doi: 10.12122/j.issn.1674-4500.2023.04.24
[摘要](130) [HTML全文] (40) [PDF 2652KB](19)
摘要:
  目的  评价新型立体定向穿刺技术在高血压脑出血穿刺引流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7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24例使用该技术进行血肿穿刺引流的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穿刺的精准度、血肿清除率、手术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一步探讨该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结果  24例患者术后复查头颅CT均可见引流管放置位置良好,均沿着血肿长轴放置且尖端位于血肿内,与术前拟定血肿穿刺靶点位置的偏移距离为4.53±3.40 mm,均≤10 mm,术后血肿清除满意,无患者术后出现再出血及导管相关性感染。  结论  该立体定向穿刺技术操作简单、定位准确,可以节省手术及术前准备时间,保证血肿穿刺的成功率及准确性,且手术创伤及术后并发症较少,再出血风险低,适用于脑出血急症。
不同部位子宫脂肪平滑肌瘤的临床表现及超声特征
李应红, 罗红
2023, 46(4): 719-723. doi: 10.12122/j.issn.1674-4500.2023.04.25
[摘要](111) [HTML全文] (78) [PDF 1507KB](9)
摘要:
  目的  分析不同部位子宫脂肪平滑肌瘤(LL)的临床表现、超声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2022年9月在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LL的60例患者的临床信息、实验室检查、超声图像特征、病理结果等临床资料。  结果  60例LL患者,无临床表现41例,下腹胀痛7例,月经量增多6例,绝经后阴道流血3例,同房痛1例,肛门坠胀感1例,尿频尿急1例,不同部位LL临床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41例病灶位于子宫体肌壁间或浆膜下,其中5例发生在阔韧带;13例位于子宫颈,其中1例位于宫颈管粘膜下;6例位于宫腔粘膜下。LL在超声多为圆形或类圆形,有假包膜样回声,多边界清楚,均表现为实性稍高回声团块,内部回声较均质,肿物周边均可探及血流信号。术前超声误诊30例,误诊率50%,不同部位LL误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LL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特征,以圆形或类圆形为主,均表现为实性稍高回声团块,能够通过术前超声进行初步诊断,但误诊率较高。
乳腺癌MRI影像学特征及其与前哨淋巴结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黎莉, 李蕊蕊, 钱春蕊, 麦微
2023, 46(4): 724-730. doi: 10.12122/j.issn.1674-4500.2023.04.26
[摘要](108) [HTML全文] (50) [PDF 1674KB](8)
摘要:
  目的  分析乳腺癌MRI影像学特征及其与前哨淋巴结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方法  选择我院2019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117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前哨淋巴结结转移41例,腋窝淋巴结转移34例,无转移42例;对患者行乳腺癌MRI扫描检查;绘制ROC曲线分析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和前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结果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MRI影像学检查的短长径比低于无转移者,相对表观扩散系数(rADC)值高于无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腋窝淋巴结转移和无转移患者环形强化情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乳腺癌MRI影像学特征联合应用预测前哨淋巴结模型为Log(P)=-0.602×短长径比+0.675×rADC-0.754×环形强化+0.895;乳腺癌MRI影像学特征联合应用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模型为Log(P)=-0.685×短长径比+0.712×rADC-0.695×环形强化+0.794;短长径比、rADC、环形强化三指标联合应用预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的AUC高于各指标单独应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短长径比、rADC、环形强化三指标联合应用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的AUC高于各指标单独应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乳腺癌MRI影像学特征与前哨淋巴结和腋窝淋巴结转移高度相关,且MRI影像学特征联合应用可显著有效预测前哨淋巴结转移和腋窝淋巴结转移。
重度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的结肠炎:附1例死亡病例
周仕明, 黄勍, 刘金哲, 任渝棠, 蒋绚, 姜泊
2023, 46(4): 731-735. doi: 10.12122/j.issn.1674-4500.2023.04.27
[摘要](111) [HTML全文] (41) [PDF 1913KB](7)
摘要: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结肠炎为最常见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之一,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结肠炎内镜表现为红斑(93.5%)、脆性(58.6%)、充血(48.2%)和溃疡(37.9%),超98%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结肠炎可累及远端结肠。本文报道1例重度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结肠炎死亡病例,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内镜可见黏膜粗糙、水肿,血管纹理消失,既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应用病史。经一线激素及二线英夫利昔单抗治疗,患者虽内镜表现好转,但相继出现血小板减低、消化道大出血、心肌损伤等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重度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结肠炎死亡病例临床罕见,本例患者肠道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应用激素及英夫利西单抗肠道疗效可,但依然未能逆转患者病程进展,相继发生其余器官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最终导致临床死亡。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诊治仍需更多临床探索。
基于钆塞酸二钠增强MRI的机器学习模型可预测肝细胞癌的微血管侵犯
郭剑波, 张添辉, 黄送, 程亚宝, 林异文, 李玉林
2023, 46(4): 736-740. doi: 10.12122/j.issn.1674-4500.2023.04.28
[摘要](95) [HTML全文] (19) [PDF 1668KB](6)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钆塞酸二钠增强MRI的机器学习模型预测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MVI)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2月接受钆塞酸二钠增强MR扫描的59例经病理证实为肝细胞癌患者的MRI图像资料及临床资料,依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MVI阴性组(n=34)及阳性组(n=25)。分别在肝胆特异期及表观弥散系数图像上测量得到信噪比及对比噪声比。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特征进行降维并构建支持向量机模型,采用ROC曲线及混淆矩阵评价模型的诊断效能。  结果  构建的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诊断MVI的曲线下面积为0.92(95% CI: 0.83, 0.95),准确率为0.80,敏感度为0.64,特异性为0.91。  结论  基于钆塞酸二钠增强MRI构建的机器学习模型在肝细胞癌术前诊断MVI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MRI纹理分析+ZOOMit体素内不相干运动序列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
孙辉辉, 何永胜, 罗潇, 徐琦
2023, 46(4): 741-745. doi: 10.12122/j.issn.1674-4500.2023.04.29
[摘要](82) [HTML全文] (29) [PDF 1540KB](7)
摘要:
  目的  探究MRI纹理分析和基于并行发射平台选择性激发成像(ZOOMit)的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序列对于前列腺结节良性和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3月~2022年8月收治的95例前列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12个结节,根据结节良恶性将其分为良性组(n=59)和恶性组(n=53)。所有患者均行均MRI T2WI和ZOOMit IVIM序列扫描,形成平扫T2WI图像、表观扩散系数(ADC)、纯扩散系数(D)、伪扩散系数(D*)、灌注分数(f)伪彩图,获取纹理分析参数ADC、D、D*、f值,比较两种扫描序列的误诊率,采用ROC曲线评估个参数对于前列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  结果  MRI纹理分析、ZOOMit IVIM序列扫描单独及联合诊断前列腺结节的良恶性情况的误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与良性组相比,恶性组结节的平均ADC值、方差、D值和f值降低(P < 0.05),偏度、峰度和熵上升(P < 0.05),D*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ROC曲线分析可知,ADC值鉴别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结节的敏感度较高,D值鉴别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结节的特异性较高,ADC值、D值和f值联合诊断的整体效能最高。  结论  MRI纹理分析和ZOOMit IVIM序列对于鉴别前列腺结节的良恶性有较高的价值。
心脏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及微循环梗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孙毅, 黄海华, 龙江涛
2023, 46(4): 746-750. doi: 10.12122/j.issn.1674-4500.2023.04.30
[摘要](107) [HTML全文] (22) [PDF 1359KB](6)
摘要:
  目的  探讨心脏磁共振(CMR)心肌灌注成像在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及微循环梗阻(MVO)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6例冠心病患者,均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和治疗后行CMR心肌灌注成像。以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比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CMR心肌灌注成像中延迟强化透壁局部室壁异常运动及病变区与正常心肌区CMR心肌灌注成像参数。分析CMR心肌灌注成像对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效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根据患者是否存在MVO将其分为MVO组(n=29)和无MVO组(n=77),对比两组CMR心肌灌注成像参数,并采用ROC曲线分析CMR心肌灌注成像参数对MVO的诊断价值。  结果  106例患者中的1802个心肌节段被纳入评价。CMR心肌灌注成像显示106例患者共有147个延迟强化的心肌节段(每个患者至少有1个心肌节段延迟强化),其中68个透壁强化,79个非透壁强化。病变心肌首过灌注时间、首过灌注最大上升斜率(Slopemax)、心肌延迟强化信号值与正常心肌间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 < 0.05)。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CMR心肌灌注成像对左前降支、右冠状动脉、左回旋支病变的诊断敏感度分别为94.12%、88.64%、88.89%,特异性分别为95.00%、96.55%、94.74%,准确度分别为94.66%、93.89%、93.13%。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有MVO者29例,无MVO者77例。MVO组中首过灌注时间、Slopemax、心肌延迟强化信号值与无MVO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ROC曲线显示,CMR心肌灌注成像参数中首过灌注时间、Slopemax、心肌延迟强化信号值对冠心病患者MVO诊断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3、0.718、0.851,敏感度分别为82.76%、72.41%、86.21%,特异性分别为66.23%、68.83%、67.53%,准确度分别为70.75%、69.81%、72.64%。  结论  CMR心肌灌注成像可显示冠心病心血管病变区域的变化,对诊断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及MVO情况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经胸心脏超声诊断A型主动脉夹层的价值:一项基于前瞻性研究的Meta分析
罗俊祥, 江丽平, 符妹垂
2023, 46(4): 751-758. doi: 10.12122/j.issn.1674-4500.2023.04.31
[摘要](91) [HTML全文] (70) [PDF 2341KB](8)
摘要: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方法评估经胸超声心动图对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AD)的诊断效能。  方法  运用Meta-disc1.4和Stata16.0对纳入文献的9组数据的真阳性数、假阳性数、真阴性数、假阴性数进行分析,对敏感度、特异性、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诊断比值比的合并效应值进行估计,通过汇总ROC曲线下面积和Fagan列线图估计经胸超声心动图的诊断准确度。采用单因素Meta回归探索异质性来源,通过Deeks'漏斗图不对称试验检验发表偏倚。  结果  敏感度的合并效应值为0.72(95% CI: 0.67~0.76),特异性的合并效应值为0.96(95% CI: 0.95~0.97),阳性似然比为13.43(95% CI: 7.19~25.07),阴性似然比为0.26(95% CI: 0.16~0.41),诊断比值比高达75.63(95% CI: 26.53~215.57),汇总ROC曲线下面积为0.95 (95% CI: 0.93~0.97),Fagan图中验后概率由验前的20%提升至84%。敏感度和特异性Q检验结果显示存在异质性(P < 0.01)。Meta回归显示样本量、人群年龄、超声技术、操作人群、超声诊断标准选择、金标准选择并非是异质性来源;进一步分析显示超声阳性标准设置严格和操作人群缺乏经验均使诊断敏感度过低,可能是本文的异质性来源。Deeks'漏斗图显示纳入的9篇文献不存在发表偏倚(P=0.78)。  结论  经胸超声心动图对AAD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可作为AAD的初步影像学评估手段。亚组分析提示通过调整超声阳性标准设定以及加强操作人员相关培训可能会减少对AAD的漏诊,进一步提高诊断敏感度。
肺结节的病理演进与分子影像研究进展
张敏, 张国建
2023, 46(4): 759-764. doi: 10.12122/j.issn.1674-4500.2023.04.32
[摘要](117) [HTML全文] (29) [PDF 1252KB](12)
摘要:
随着肺部低剂量CT的普及和大众健康意识的提高,肺结节的检出率大大提高,但良恶性判断仍然是目前影像学的难点和热点,早期明确诊断对于疾病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结果至关重要。目前影像学对肺结节的研究已经从形态学向分子影像学方向发展,分子影像学能够对活体进行细胞和分子水平的定性、定量、动态研究,在诊断肺结节中显示出重要价值和潜力。本文就不同病理类型肺结节的病理演进过程进行概述,并对几种不同类型的核医学分子影像显像剂作一综述。
酰胺质子转移成像在脑胶质瘤诊断及分子分型预测中的研究进展
王钧豪, 苏一飞, 成睿, 王春红, 吉宏明
2023, 46(4): 765-768. doi: 10.12122/j.issn.1674-4500.2023.04.33
[摘要](91) [HTML全文] (35) [PDF 1230KB](11)
摘要:
胶质瘤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目前诊断除手术病理外多依据磁共振检查。传统磁共振检查以图像形式呈递信息,以肿瘤强化范围及瘤周水肿为主要描述对象,基于人眼识别及临床经验对肿瘤性质进行判断。在不强化胶质瘤及治疗相关改变的鉴别方面受很大程度的限制。酰胺质子转移磁共振成像是一种新兴的体内分子自体显像技术, 将传统解剖成像延伸到活体代谢成像、pH成像和其他亚型,拓展了磁共振分子成像的新领域,提供了疾病诊断、治疗甚至预防的新手段。目前该技术尚处研究中,现就酰胺质子转移成像的基本原理、常用定量方法、在胶质瘤中的应用以及该技术的不足及展望等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近红外光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裴雅楠, 郭婷婷, 崔超强, 何进伟, 周栋
2023, 46(4): 769-773. doi: 10.12122/j.issn.1674-4500.2023.04.34
[摘要](254) [HTML全文] (585) [PDF 1247KB](44)
摘要:
近红外光对活体组织具有更好的穿透深度和生物相容性,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组织中照射的散射和衰减,近年来已用于体内成像、3D图像可视化、光热疗法、药物释放和体内光遗传学等多个方面,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目前近红外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愈发广泛,包括与多种分子成像方式结合,使用纳米探针,发挥光声成像作用;开发不同性能的光热剂,通过光能和热能的转化,实现近红外光疗法;结合3D打印这一新兴技术,个性化定制支架或植入物,利用近红外光的时空可调性,使得诊断与治疗同时进行,实现精准化医疗。
磁共振新技术在肺结节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江叶海, 蒲豆豆, 于楠
2023, 46(4): 774-778. doi: 10.12122/j.issn.1674-4500.2023.04.35
[摘要](159) [HTML全文] (183) [PDF 1207KB](19)
摘要:
MRI具有无辐射、软组织分辨率高、多参数、多序列成像的优势,广泛应用于全身各系统。以往由于肺内氢质子含量低、呼吸运动伪影以及磁化率伪影等原因,MRI被认为不能用于肺部扫描。随着MRI技术的飞速发展,如并行采集技术、呼吸门控技术、新序列的研发以及人工智能的发展,肺部MRI成像逐渐完善。随着人们对辐射剂量和肺结节关注度的增加,肺部MRI的临床需求也逐渐增加。本文将从MRI新技术在结节检出和良恶性鉴别两方面展开综述,包括放射状容积内插式屏气序列、超短回波时间、零回波时间、压缩感知容积内插式屏气序列、纵向弛豫时间定量成像和化学交换饱和转移等MRI新技术。

关于《分子影像学杂志》变更刊期通知

各位专家、作者、读者:

为了缩短出版时滞,促进科研成果的快速传播,我刊自2024年1月起,刊期由双月刊变更为月刊。本刊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技术方法、综述等。

感谢各位专家、作者、读者长期以来对我刊的支持与厚爱!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3年1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