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x

2018年  第41卷  第1期

显示方式:
18氟-脱氧葡萄糖PET/CT对原发灶不明的骨转移瘤的诊断作用
周维风, 高光健, 杨继文, 戴云海, 程光华
2018, 41(1): 1-5. doi: 10.3969/j.issn.1674-4500.2018.01.01
[摘要](978) [HTML全文] (438) [PDF 1619KB](9)
摘要:
目的 探讨18氟-脱氧葡萄糖PET/CT在原发灶不明的骨转移瘤(BMUPT)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并总结BMUPT患者PET/CT图像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PET/CT中心检查的49例原发灶不明的骨转移瘤患者的影像资料,记录其原发灶部位、淋巴结转移、远处脏器转移、骨转移部位及骨转移性质,同时测定各骨转移灶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对不同骨转移性质及部位的SUVmax做统计学分析。 结果 PET/CT检查共正确检出48例原发灶, 有1例未正确检出,新发现42例合并淋巴结转移,26例合并器官转移。49例患者中成骨性转移9例,溶骨性转移33例,混合性转移7例。各部位骨转移发生率依次为:脊柱91.8%、骨盆85.7%、胸部77.5%、四肢57.1%、颅骨24.4%。溶骨性转移SUVmax大于成骨性转移(t=3.55,P<0.05)。成骨性转移、溶骨性转移各部位之间SUVmax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PET/CT在BMUPT的原发灶寻找中具有很高的准确性,且能发现新的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灶,可以BMUPT患者病情评估及综合治疗提供更全面的价值。
64排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测主动脉夹层
欧阳永, 陈焕群, 崔冰, 王忠启
2018, 41(1): 6-10. doi: 10.3969/j.issn.1674-4500.2018.01.02
[摘要](732) [HTML全文] (262) [PDF 3077KB](2)
摘要:
目的 评价64排128层宝石能谱螺旋CT血管成像在诊断主动脉夹层的价值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回顾分析2013年3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123例主动脉夹层患者,每例患者均行主动脉增强扫描,对所有扫描图像进行多平面重组、容积再现、最大密度投影、表面阴影成像等方法后处理,使内膜片、真假腔、破口和再破口、受累分支及主动脉夹层血栓获得良好显示。 结果 依照DeBakey分型,其中I型43例(35%),II型6例(5%),III型74例(60%)。 结论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覆盖范围大、对小分支显示能力强,能准确、快速地诊断及评估主动脉夹层,为临床急症患者治疗提供重要影像信息。
多样化CT征象鉴别周围性肺癌与肺结核
田素升, 张炜, 范海涛, 燕桂新
2018, 41(1): 11-15. doi: 10.3969/j.issn.1674-4500.2018.01.03
[摘要](996) [HTML全文] (479) [PDF 1137KB](26)
摘要:
目的 探讨周围型肺癌与肺结核的有价值CT征象。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58例肺癌及32例肺结核患者的多样化CT征象,肺癌为病例组,肺结核为对照组,提取有价值征象进行比较并归纳总结。 结果 肺癌组有腺癌46例、鳞癌8例、小细胞癌4例,主要征象分别是:分叶49(84.5%)例,毛刺39(67.2%)例,胸膜凹陷20(34.4%)例,晕征13(22.4%)例;肺结核组主要征象分别是:胸膜反应26(81.25%)例,卫星灶22(68.75%)例,钙化22(68.75%)例,毛刺26(81.25%)例。肺癌与肺结核组CT征象比较中,分叶、晕征、胸膜凹陷、钙化、卫星灶、胸膜反应等征象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者CT征象诊断准确度的比较中,肺癌分叶的诊断指数>150%,肺结核钙化、卫星灶、胸膜反应的诊断指数均>150%。 结论 周围型肺癌与肺结核的鉴别诊断中,分叶、胸膜凹陷、晕征、钙化、卫星灶、胸膜反应等CT征象对于肺癌与肺结核的诊断有一定临床价值。
宫颈癌术后不同射野数量对盆骨保护的调强放射治疗技术剂量学研究
郝丽霞, 程欢欢, 王晓贞
2018, 41(1): 16-22. doi: 10.3969/j.issn.1674-4500.2018.01.04
[摘要](691) [HTML全文] (293) [PDF 1383KB](8)
摘要:
目的 探讨在调强放射治疗技术(IMRT)中将盆骨作为危机器官进行计划设计的剂量学优势,研究不同射野数量对盆骨保护的IMRT的剂量学影响。 方法 18例宫颈癌术后患者均进行CT扫描并勾画靶区。采用6MV X线,多野共面照射,每个患者设计4个IMRT计划,两个7野计划IMRT7f和BMS-IMRT7f,1个5野BMS-IMRT5f计划和9野BMS-IMRT9f计划。IMRT7f为未对盆骨限量的7野调强计划,BMS-IMRT5f、BMS-IMRT7f和BMS-IMRT9f分别是将盆骨视为危机器官的5野、7野、9野调强计划。IMRT7f和BMS-IMRT7f比较,旨在分析对盆骨限量的计划对PTV适形性、均匀性和其他危机器官的剂量分布的影响。BMS-IMRT5f、BMS-IMRT7f和BMS-IMRT9f相互比较,研究不同射野数量对盆骨保护的剂量差异。 结果 BMS-IMRT7f与IMRT7f相比,等剂量线在盆骨处分布更加紧凑。BMS-IMRT7f与IMRT7f在PTV适形性和均匀性上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但是BMS-IMRT7f在盆骨保护上明显优于IMRT7fP<0.05)。BMS-IMRT9f和BMS-IMRT7f计划靶区的均匀性和适形性明显优于BMS-IMRT5fP<0.05);在盆骨和小肠保护方面,BMS-IMRT5f和BMS-IMRT7f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BMS-IMRT9f在低剂量区照射面积最大,而在高剂量区照射面积最小。在直肠保护方面,BMS-IMRT7f对直肠的照射面积最小。BMS-IMRT9f对膀胱的保护最好,BMS-IMRT7f次之。从跳数MU上分析,BMS-IMRT5f跳数最少,BMS-IMRT9f跳数最多。 结论 BMS-IMRT7f在不牺牲计划靶区的适形性和均匀性的基础上,较好的保护了盆骨,但略微增大直肠、小肠和膀胱的高剂量区。BMS-IMRT7f在PTV适形性、均匀性和危机器官保护上,优于BMS-IMRT5f,略差于BMS-IMRT9f。BMS-IMRT9f跳数较多,治疗时间较长。从剂量和实际执行效率来说,BMS-IMRT7f更适合临床应用。
视频脑电图联合弥散张量成像诊断和定位MRI阴性的颞叶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
郭韬, 郭非
2018, 41(1): 23-26. doi: 10.3969/j.issn.1674-4500.2018.01.05
[摘要](703) [HTML全文] (294) [PDF 2710KB](5)
摘要:
目的 探讨影像学表现阴性的颞叶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CD)的诊断和定位方法,为手术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联合应用视频脑电图和弥散张量成像检查,通过视频脑电图特异表现,联合应用表观弥散系数值、部分各向异性值、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诊断和定位影像学表现阴性的颞叶FCD。 结果 FCD区域的视频脑电图主要表现为棘波、尖波和阵发性或节律性的棘波活动,慢波出现较少或没有。FCD区域的表观弥散系数值较对侧显著升高,而部分各向异性值明显低于对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38例患者依据视频脑电图和弥散张量成像确定的颞叶FCD范围行手术切除。病理回报为FCDⅠA型11例,ⅠB型13例,ⅠC型10例,ⅡA型4例。术后随访12~26月,本组患者Engel'sⅠa级7例,Ⅰb级16例,Ⅱ 级10例,Ⅲ5级。 结论 联合应用视频脑电图和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可以准确定性、定位影像学检查阴性的颞叶FCD,为精确切除致痫灶,提高颞叶癫痫控制率提供保障。
多层螺旋CT对腮腺常见良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沈国炜, 陈悦熙
2018, 41(1): 27-30. doi: 10.3969/j.issn.1674-4500.2018.01.06
[摘要](919) [HTML全文] (334) [PDF 1068KB](7)
摘要: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对腮腺常见良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经病理证实的腮腺良性肿瘤患者的CT资料,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和增强,对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及基底细胞腺瘤的CT表现进行对照,分析评价其影像学表现特征。 结果 30例患者中,多形性腺瘤16例,腺淋巴瘤10例,基底细胞腺瘤4例。多形性腺瘤表现为特征性的渐进性强化;腺淋巴瘤表现为典型的“快进快出”;基底细胞腺瘤动脉期和静脉期均有较显著强化。3者增强方式不同,其强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腮腺良性肿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多层螺旋CT在腮腺良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作用。
低龄原发腮腺多形性腺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胡琛, 张磊涛, 罗醒红, 张凯莹
2018, 41(1): 31-34. doi: 10.3969/j.issn.1674-4500.2018.01.07
[摘要](670) [HTML全文] (308) [PDF 1541KB](7)
摘要:
多形性腺瘤最常见于腮腺,以30~50岁为多见,罕见低龄患者;其复发率高,并且具有癌变的潜在危险,在低龄患者中复发率较成人偏高。因此,在临床应尤其重视对低龄原发多形性腺瘤的治疗,这对预防其复发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报道1例原发低龄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讨论该疾病的临床特征与与年龄的关系,并得出:早期发现,选择合适的术式及切口,术后随访可有效降低低龄患者的肿瘤复发率。
海马体积对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价值
岳欣欣, 郝崴, 付洋
2018, 41(1): 35-38. doi: 10.3969/j.issn.1674-4500.2018.01.08
[摘要](708) [HTML全文] (318) [PDF 1058KB](6)
摘要:
目的 探讨海马体积对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诊断价值。 方法 选择糖尿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DM+MCI)组20例、病例对照组(DM组)20例、空白对照组(CON组)25例,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测评各组认知功能,行磁共振海马成像。 结果 DM+MCI组年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MOCA评分高于DM组及CON组(P<0.05)。DM+MCI组双侧海马的体积明显变小,与MOCA评分具有相关性。左侧海马体积诊断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3(P<0.05)。在最优截断点时,左侧海马体积为2.845 cm3时诊断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灵敏度为95%,特异度为65%,阳性预测值为65%,阴性预测值为35%。右侧海马体积诊断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7(P<0.05)。在最优截断点时,左侧海马体积为2.875 cm3时诊断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灵敏度为90%,特异度为65%,阳性预测值为65%,阴性预测值为35%。 结论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海马体积明显变小,其对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有一定临床价值。
妊娠期合并鼻咽癌放疗后顺产: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晏锦胜, 陈妍凝, 何晓华, 赵建夫, 赵仓焕
2018, 41(1): 39-41. doi: 10.3969/j.issn.1674-4500.2018.01.09
[摘要](552) [HTML全文] (245) [PDF 1475KB](1)
摘要:
妊娠期鼻咽癌患者发生率低,既往文献报道较少。目前我国针对妊娠期合并鼻咽癌患者的治疗方案有晚期妊娠引产再行放疗或中期妊娠患者人工流产后行放疗,但都难以两全。本文报道了1例妊娠中期合并鼻咽癌Ⅲ期患者的诊疗经过,并结合文献复习,探讨妊娠期合并鼻咽癌的诊治方法,为相关临床诊疗作参考。
人工半髋置换联合镍钛环抱式接骨器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股骨骨折
王殿武, 沈睿熙, 朱建明, 何长江, 罗云, 岩章, 陶世聪, 张衡, 玉罕嫩, 李海英
2018, 41(1): 42-44. doi: 10.3969/j.issn.1674-4500.2018.01.10
[摘要](565) [HTML全文] (258) [PDF 768KB](3)
摘要:
目的 观察人工半髋置换联合镍钛环抱式接骨器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股骨骨折的疗效。 方法 我院收治1例70岁老年男性,因交通事故导致右侧复杂性股骨骨折,包括右侧股骨颈骨折(经颈型)和股骨中段骨折(横断型)。对患者进行人工半髋置换联合镍钛环抱式接骨器内固定治疗。术后观察患者关节活动情况及骨折部位固定情况。 结果 术后患者骨折部位固定良好,旋转关节活动自如,无脱位,患者满意度高。 结论 人工半髋置换联合镍钛环抱式接骨器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股骨骨折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Meta分析
王小龙, 武宁霞
2018, 41(1): 45-52. doi: 10.3969/j.issn.1674-4500.2018.01.11
[摘要](623) [HTML全文] (271) [PDF 898KB](3)
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与单独使用曲美他嗪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anfang,CNKI,VIP中关于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CHD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7年4月。按纳入与剔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并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最终纳入10项研究,纳入研究对象1166例。结果显示,与单独使用曲美他嗪相比,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显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D=–0.54,95%CI:–0.69~–0.40,P<0.001)、总胆固醇(MD=–1.17,95%CI:–1.30~–1.03,P<0.001)、三酰甘油(MD=–0.51,95%CI:–0.55~–0.47,P<0.001)、C-反应蛋白(MD=–2.40,95%CI:–3.25~–1.55,P<0.001),能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MD=–1.52,95%CI:–1.68~–1.36,P<0.001)和每次心绞痛持续时间(MD=–1.67,95%CI:–1.89~–1.46,P<0.001)。与单独使用曲美他嗪相比,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MD=0.11,95%CI:0.06~0.15,P<0.001);而在药物不良反应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CHD有一定的有效性,且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但上述结果尚需更多更加严谨的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
小剂量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依托咪酯麻醉在成人无痛胃镜中的应用
田春, 张臻
2018, 41(1): 58-62. doi: 10.3969/j.issn.1674-4500.2018.01.13
[摘要](703) [HTML全文] (277) [PDF 557KB](10)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剂量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依托咪酯麻醉在成人无痛胃镜中的效果及不良反应。 方法 将300例拟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成人患者,随机分成3组:小剂量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P组)、小剂量瑞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组(E组)、小剂量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依托咪酯组(PE组)。P组先缓慢静注小剂量瑞芬太尼0.5 μg/kg后,再缓慢推注丙泊酚1 mg/kg,待患者入睡,睫毛反射消失后行胃镜检查,必要时可单次追加丙泊酚20~30 mg。E组缓慢推注依托咪酯0.2 mg/kg,必要时单次追加4~6 mg,PE组缓慢推注丙泊酚0.5 mg/kg+依托咪酯0.1 mg/kg,必要时单次追加丙泊酚10~15 mg+依托咪酯2~3 mg,其他同P组。记录患者用药后起效时间、检查持续时间、患者苏醒时间、离开复苏室时间;麻醉前、入镜时、入镜后2 min、出镜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记录注射痛、肌颤、呕吐等不良事件,分别评定麻醉效果。 结果 PE组、P组患者的苏醒时间及离开复苏室时间快于E组(P<0.05);PE组和E组患者入镜时、入镜后2 min、出镜时与麻醉前比较,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组入镜时、入镜后2 min、出镜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要明显低于麻醉前的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定义(P<0.05);入镜时、入镜后2 min的血氧饱和度低于麻醉前(P<0.05);PE组检查过程中没有发生肌颤的患者,体动、需追加药物的患者及注射痛、心动过缓、低血压、缺氧等不良事件少于P组(P<0.05);PE组麻醉效果满意度整体优于P组和E组。 结论 小剂量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依托咪酯麻醉用于成人无痛胃镜检查安全可行,麻醉效果满意,能有效减少注射痛、呼吸循环抑制、肌颤等不良事件,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miR-429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
吴斌, 房杰群, 温似春
2018, 41(1): 68-71. doi: 10.3969/j.issn.1674-4500.2018.01.15
[摘要](476) [HTML全文] (257) [PDF 591KB](2)
摘要:
目的 探讨miR-429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 方法 选取广东省内三家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集的膀胱癌标本120例,同时选取距离肿瘤边缘大于2 cm的癌旁组织作为对照。SYBR 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iR-429在膀胱癌、癌旁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并分析miR-429与临床相关参数的关系,同时观察miR-429过表达或者敲除时T24细胞(膀胱癌细胞系)增殖和凋亡情况。 结果 膀胱癌组织miR-429的相对表达水平高于正常膀胱组织(P<0.05);miR-429的表达水平与膀胱癌的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肿瘤直径大于5 cm组miR-429的表达水平高于肿瘤直径小于5 cm组;有淋巴结转移的膀胱癌组miR-429的表达水平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膀胱癌组;Ⅲ+Ⅳ期膀胱癌组miR-429的表达水平高于Ⅰ+Ⅱ期膀胱癌(P<0.05)。miR-429的表达水平与膀胱癌患者的年龄、性别无关(P>0.05)。miR-429过表达时,膀胱癌细胞(T24细胞系)增殖增加,凋亡减少;而miR-429敲除时,膀胱癌细胞(T24细胞系)增殖减少,凋亡增加。 结论 miR-429在膀胱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其表达水平对膀胱癌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情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不同Child-Pugh分级的原发性肝癌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套扎术后患者的生存分析
李栩聪, 林谦益, 陶克奇, 麦永钜
2018, 41(1): 77-80. doi: 10.3969/j.issn.1674-4500.2018.01.17
[摘要](654) [HTML全文] (249) [PDF 610KB](1)
摘要:
目的 分析不同Child-Pugh分级的原发性肝癌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并接受套扎术后患者的预后与生存情况。 方法 入选患者74例作为观察组,以未接受套扎的53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预后与生存时间。 结果 随访期内对照组的再出血高于观察组(54.7% vs 17.6%,P=0.000),且再出血量大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的生存期均数及中位数分别为31及32月,而对照组分别为21及16月,Kaplan-Meier分析显示两组患者的生存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499,P=0.002)。接受内镜下静脉曲张套扎术治疗的Child-Pugh A级B级患者的再出血时间间隔延长、再出血率降低、再出血量减少、患者的生存期延长,但对Child-Pugh C级患者的疗效尚有待更多病例验证。 结论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功能为Child-Pugh A、B级患者应尽早行内镜下静脉曲张套扎术,Child-Pugh C级患者采用内镜下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并不会缩短患者的生存时间。
瘤段切除酒精灭活回植术治疗肱骨软骨肉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孙继高, 孙继飞, 姚俊浩, 蔡余力
2018, 41(1): 81-83. doi: 10.3969/j.issn.1674-4500.2018.01.18
[摘要](636) [HTML全文] (207) [PDF 2765KB](2)
摘要:
软骨肉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骨肿瘤,其治疗方法有截肢术与保肢术两种。本文报道1例肱骨软骨肉瘤患者行瘤段切除酒精灭活回植术的结果,随访12月,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讨论肱骨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和适应症等,以期对软骨肉瘤保肢手术的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
瞬时弹性成像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脂肪变程度的危险因素
潘琼华, 王为民, 苏庆建, 许华智, 颜新, 杨丽, 张君, 李 玥
2018, 41(1): 97-100. doi: 10.3969/j.issn.1674-4500.2018.01.22
[摘要](590) [HTML全文] (258) [PDF 577KB](0)
摘要:
目的 探讨使用瞬时弹性成像技术检测2型糖尿病的脂肪变程度危险因素。 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6年5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瞬时弹性成像技术检测的受控衰减参数(CAP)及饮酒情况分组:CAP<238 db/m组为正常组,CAP≥238 db/m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组。比较两组年龄、性别、体质量、身高、体质量指数、病程、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尿素氮、肌酐、尿酸、糖化血红蛋白、CAP、肝脏硬度等指标的差异,并分析CAP与各指标的关系。 结果 非酒精性脂肪肝组患者体质量高于正常组(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得出2型糖尿病患者CAP与体质量具有相关性(r=0.726,P<0.05),得出回归方程为:Y=77.417+2.503X(Y为CAP,X为体质量)。 结论 体质量为2型糖尿病脂肪变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脂肪变程度与体质量的变化呈线性相关关系。
染色体核型分析与荧光原位杂交用于胚胎停育患者病因学诊断
何淑凤
2018, 41(1): 101-104. doi: 10.3969/j.issn.1674-4500.2018.01.23
[摘要](743) [HTML全文] (282) [PDF 526KB](5)
摘要:
目的 探讨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及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两种检测方法在胚胎停育患者胎儿病因学诊断中的应用。 方法 对78例胚胎停育患者清宫后的妊娠组织行细胞培养后做染色体核型分析;若培养失败,采用FISH进行分析。 结果 78例胚胎停育患者的妊娠组织,染色体培养且成功用于核型分析者38例,其中检出正常核型23例、异常核型15例、常染色体三体8例、三倍体1例、性染色体异常3例、结构异常3例。40例染色体培养失败,采取FISH检测,检出正常染色体15例,异常染色体25例,其中常染色体三体占19例、三倍体2例、45XO 4例。 结论 胚胎停育的主要原因是胚胎染色体异常导致。通过染色体核型分析及FISH检测对胚胎停育的妊娠组织进行分析,两种方法对异常核型和常染色体数目异常的检出有明显差异,对胚胎坏死时间长的妊娠组织,FISH成功率更高。临床上应结合两种检测方法用于胚胎停育的原因分析,为下次妊娠提出指导意见。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对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相关并发症的防治
关宏锐, 杨小宇, 张伟锋, 马志佳
2018, 41(1): 105-108. doi: 10.3969/j.issn.1674-4500.2018.01.24
[摘要](628) [HTML全文] (262) [PDF 507KB](2)
摘要:
目的 探讨通过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麻醉的实施与管理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防治作用。 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首次接受择期腹腔镜妇科手术的患者1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加速康复外科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麻醉处理,观察组实施加速康复外科策略优化麻醉管理及围术期处理,记录观察患者术毕体温、术后气管导管拔除时间、麻醉复苏室停留时间、拔管后30 minVAS评分、术后恶心呕吐、苏醒延迟、烦躁及术后寒战发生率。 结果 加速康复外科策略能够降低术后恶心呕吐、术后寒战的发生率,并缩短气管导管拔除时间和VAS评分(P<0.05);两组麻醉复苏室停留时间、术后烦躁及苏醒延迟发生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加速康复外科策略能够降低围术期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早期恢复。
细胞黏附因子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麦艳芬, 钱怀萍, 胡淑娟, 陈仰新
2018, 41(1): 112-114. doi: 10.3969/j.issn.1674-4500.2018.01.26
[摘要](681) [HTML全文] (333) [PDF 858KB](12)
摘要:
目的 收集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异位组织、在位组织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探讨细胞黏附因子1(CADM1)表达水平的变化。 方法 通过采用免疫组化法对4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异位组织、在位组织和3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CADM1表达水平进行分析,并采用Western印迹法进行检测,染色结果通过全自动彩色图像分析系统(HMIAS-2000)进行染色强度和阳性率判定。 结果 CADM1在子宫内膜异位组织、在位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印记条带中CADM1的灰度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CADM1在子宫内膜组织异位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表达下调或者失活的现象,CADM1表达水平的变化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可参考的临床意义。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技术评价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射频消融术的疗效
施豪波, 余一凡, 马玲, 罗苑芬, 梁文, 张向群
2018, 41(1): 115-118. doi: 10.3969/j.issn.1674-4500.2018.01.27
[摘要](558) [HTML全文] (322) [PDF 536KB](6)
摘要:
晚期肝癌失去手术机会或者病人无法耐受手术治疗时,可采取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射频消融术等非手术治疗方法,其中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和/或射频消融术是肝癌非手术治疗的主要方法。患者治疗前后准确的检查诊断、早期术后疗效评估,是肝癌患者术后最大获益的关键。现已有不同的疗效评估方法,基本都是形态学上的评估,其可靠性及准确性不够。而目前认为反映组织微观变化的多b值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技术,可以先于肿瘤形态学的变化反映肿瘤的残留或新生血管,可进行肿瘤治疗后早期疗效的评估,将有望提高对肝癌经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和/或射频消融术治疗评价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本文对上述内容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目的在进一步深化临床研究对肝癌经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和/或射频消融术治疗后疗效的评价,推动IVIM-DWI技术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开展。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的研究进展
单宏宽, 刘刚
2018, 41(1): 119-122. doi: 10.3969/j.issn.1674-4500.2018.01.28
[摘要](603) [HTML全文] (282) [PDF 471KB](10)
摘要: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神经外科常见病,死亡率高,目前国内外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研究已相当深入,但临床工作发现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死亡的患者脑组织普遍存在严重的缺血损伤,涉及到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出现(3 d~2周)之前脑组织内所发生的病理生理事件,包括脑灌注、微循环变化,基质金属蛋白酶、纤溶酶原激活剂等酶的消化作用导致基底膜IV型胶原蛋白缺失,分布于蛛网膜下腔的血清、富含血小板的血浆促成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急性血管收缩,血小板的活化及在微血管内聚集打断脑循环导致脑灌注不足、局部缺血加剧等一系列病理生理学变化。针对这些现象,本文就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的机制及进展做一综述,为未来能更好控制这些继发性事件、有效治疗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提供初步的理论基础依据。
CD11c+细胞在炎症性皮肤病中的研究进展
杜林钗, 刘兰英, 王和生, 吴文忠
2018, 41(1): 123-126. doi: 10.3969/j.issn.1674-4500.2018.01.29
[摘要](624) [HTML全文] (285) [PDF 498KB](6)
摘要:
CD11c是主要分布于髓样细胞表面的一种跨膜糖蛋白,与炎症反应、免疫应答以及免疫细胞的活化、转化和增殖等一些重要的病理过程密切相关。CD11c+细胞在各种炎症性皮肤病的真皮层血管周围、淋巴结内大量聚集提示CD11c+细胞不单纯是由局部细胞产生的,很可能是是由其他细胞产生并通过全身的淋巴-血液循环运输到炎症部位并参与皮肤局部炎症反应的。CD11c+细胞的这种参与作用又与T细胞(Th1/Th2/Th17)、角质形成细胞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方面,CD11c+细胞可通过影响T细胞的分化来参与皮肤炎症反应。皮损处不同表型CD11c+DCs的激活是决定特应性皮炎向Th2/Th1免疫应答发生的关键。银屑病皮损处CD11c+DCs可以诱导活化的Th1/Th17细胞分泌促炎细胞因子INF-γ/IL-17。角质形成细胞通过表达人胸腺间质淋巴细胞生产素, 可以激活CD11c+DCs, 进而诱导Th2型免疫应答的发生。另一方面,CD11c+DCs通过分泌IL-36诱导角质形成细胞分泌各种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 进一步作用于角质形成细胞使其过度增生从而加剧皮炎反应。
优化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应对二孩政策缺岗潮
周淑芬, 谢翠媚, 邓敏娉, 李玲, 卢溢樟
2018, 41(1): 130-133. doi: 10.3969/j.issn.1674-4500.2018.01.31
[摘要](477) [HTML全文] (198) [PDF 558KB](1)
摘要:
目的 探讨我院应对二孩政策全面开放带来的护理人力资源短缺问题的具体措施。 方法 对本院年龄在20~50岁育龄的女性护理人员发放调查问卷并追溯过去2年生育情况及因妊娠及生育导致的缺岗情况。 结果 31~40周岁年龄段妊娠率最高,各年龄段妊娠情况存在显著差异(P<0.01);孕期对临床工作的负荷感受影响首志愿是否愿意提前结束产休上岗(P<0.01)。灵活排班方式和一定激励措施对护理人员有一定吸引力。出生年份、职称、担任职务是影响提前结束产休上岗意愿的主要因素。临床护理人员的增长不能满足因妊娠及生育产生的缺岗位空缺。 结论 建立完善的婚育意愿上报机制,合理规划招聘计划,激励产休未完的护理人员提前回到工作岗位;建立护理人才库及机动护士库,重视男性护理团队的发展等措施来优化护理人力资源配置,能有效应对二孩政策导致的缺岗潮。
人性化护理及细节护理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
陈晓颖
2018, 41(1): 134-136. doi: 10.3969/j.issn.1674-4500.2018.01.32
[摘要](491) [HTML全文] (235) [PDF 481KB](2)
摘要:
目的 对妇科病房管理中的人性化及细节护理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其使用效果。 方法 根据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院200例住院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00例患者接受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100例患者接受人性化及细节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4.68)%,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2±2.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护理质量的比较,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实施人性化及细节护理对于临床护理质量具有提升作用,患者临床满意度较高。

关于《分子影像学杂志》变更刊期通知

各位专家、作者、读者:

为了缩短出版时滞,促进科研成果的快速传播,我刊自2024年1月起,刊期由双月刊变更为月刊。本刊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技术方法、综述等。

感谢各位专家、作者、读者长期以来对我刊的支持与厚爱!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3年1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