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x

2022年  第45卷  第4期

显示方式:
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5 cm乳腺癌的中期疗效
罗艳春, 戴宇晴, 刘思思, 韩治宇, 于晓玲, 刘方义, 张晶, 程志刚, 梁萍, 于杰
2022, 45(4): 465-469. doi: 10.12122/j.issn.1674-4500.2022.04.01
[摘要](377) [HTML全文] (205) [PDF 1569KB](34)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5 cm乳腺癌的中期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经皮微波消融≤5 cm的4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女性患者。主要终点为肿瘤进展,次要终点包括总体生存率、术后并发症和美容满意度。   结果   42例患者68个癌灶共接受48次消融治疗,完全消融率100%。肿瘤直径2.5±1.2(0.4~5.0)cm。术后随访时间5.0~ 70.5月,中位随访时间29.2月。所有患者术后经超声造影评估均完全消融,1例术后42月发生局部肿瘤进展,1例术后11月发生同侧乳房转移和腋窝淋巴结转移,1例术后29月发生脑转移。消融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美容满意度达到100%。   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5 cm乳腺癌是安全的,尤其为老年女性和患严重合并症的患者提供了微创且可耐受的局部治疗选择。
骨外粘液样软骨肉瘤的病理与影像学特点
冯晨雅, 范惟, 罗振东, 林炯彬, 秦耿耿, 陈卫国
2022, 45(4): 470-474. doi: 10.12122/j.issn.1674-4500.2022.04.02
[摘要](371) [HTML全文] (281) [PDF 1681KB](18)
摘要:
  目的   探讨骨外粘液样软骨肉瘤的临床、病理与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经病理证实的骨外粘液样软骨肉瘤患者的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   结果   5例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2例,发病年龄为39~73岁。5例患者共包含7个病灶,其中3例单发,2例多发。X线平片(n=3):病灶均呈肿块密度影,其中1例可见斑片状高密度影。CT表现(n=2):病灶呈边界清晰的分叶状低密度肿块,其中1例病灶内见斑点状、结节状钙化影;2例增强扫描显示病灶均有不同程度强化。MRI信号(n=4)表现为等、稍长T1及不均匀长T2信号影,其内见条状分隔;增强扫描1例呈边缘明显强化,3例呈小叶状、结节状明显强化,其内分隔明显强化。大体病理多为分叶状,光镜下可见粘液样间质及条索状纤维组织内瘤细胞浸润。   结论   骨外粘液样软骨肉瘤发病率极低,影像学表现与组织病理学结构相对应,具有一定诊断意义。
左室扭转运动联合高敏肌钙蛋白评估蒽环类药物的早期心肌毒性
胡莉莉, 郑慧, 裴静, 许芳芳
2022, 45(4): 475-479. doi: 10.12122/j.issn.1674-4500.2022.04.03
[摘要](192) [HTML全文] (100) [PDF 1548KB](7)
摘要:
  目的   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获取左室扭转运动相关参数联合血清高敏肌钙蛋白(Hs-cTnT),评估乳腺癌术后蒽环类化疗药物早期心肌毒性的发生。   方法   82例蒽行环类药物化疗的乳腺癌术后患者,于化疗前(Ⅰ组)、化疗2周期(Ⅱ组)、化疗4周期(Ⅲ组)、化疗6周期(Ⅳ组)获取Hs-cTnT、左室扭转运动参数及常规三维参数,比较各参数对于评价早期心肌毒性的敏感度,分析左室扭转运动与Hs-cTnT的相关性。   结果   4组左室扭转运动参数(左室扭转角度峰值、左室扭矩)依次减低(P < 0.05)。左室扭转角度峰值及左室扭矩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4、0.912,且具有高特异性和高敏感度。各组血清Hs-cTnT测值小于正常值,但随药物剂量累计而升高(P < 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化疗周期中左室扭转运动参数与血清Hs-cTnT浓度呈负相关关系(左室扭转角度峰值:r=-0.467,P < 0.001;左室扭矩:r=-0.419,P < 0.001)。   结论   左室扭转运动能够早期监测左室心肌功能的改变,评估蒽环类化疗药物致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心肌损伤。
磁共振表观扩散系数直方图和血清CA125有助于评估子宫内膜样腺癌的病理组织学特征
王宏睿, 李金玲, 张强, 张克勤, 张虎
2022, 45(4): 480-485. doi: 10.12122/j.issn.1674-4500.2022.04.04
[摘要](276) [HTML全文] (158) [PDF 1676KB](9)
摘要:
  目的   探究基于子宫内膜样腺癌表观扩散系数(ADC)直方图分析和糖类抗原125(CA125)与组织分化程度、微卫星、Ki-67的相关性。   方法   搜集68例首诊且经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超导核磁共振扫描,用FireVoxel软件在ADC图测得肿瘤感兴趣区的直方图参数。分析子宫内膜样腺癌的直方图参数和CA125与组织分化程度、微卫星、Ki-67的相关性。   结果   直方图参数、Ki-67差距在不同组织分化程度中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直方图参数、Ki-67及CA125均值差距在微卫星稳定组与不稳定组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统计计算出P90值对应的曲线下面积最大(0.937)。直方图参数与组织分化程度呈低或中等程度负相关(P < 0.05);平均数、最大值、P10、P25、P50、P75、P90、P95与Ki-67呈低等程度负相关(P < 0.05)。   结论   ADC直方图参数和血清CA125有助于评估子宫内膜腺癌的病理组织学特征。
帕博利珠单抗联合诱导化疗、放疗对中晚期肺鳞癌患者有较好治疗效果
王新颖, 李家树, 靳卫权, 顾玉海
2022, 45(4): 486-492. doi: 10.12122/j.issn.1674-4500.2022.04.05
[摘要](435) [HTML全文] (132) [PDF 1573KB](5)
摘要:
  目的   探究帕博利珠单抗联合诱导化疗、放疗对中晚期肺鳞癌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肺部CT表现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中晚期肺鳞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40例/组。对照组给予诱导化疗+放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帕博利珠单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肺部CT表现、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比值)、血清肿瘤标志物(CYFRA21-1、癌胚抗原、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不良反应及生命质量(健康调查简表)。   结果   观察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 < 0.05),肺部CT可用于评估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更高(P < 0.05),CD3+、CD4+、CD4+/CD8+比值均更高(P < 0.05),CD8+更低(P < 0.05),CYFRA21-1、癌胚抗原、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水平更低(P < 0.05),健康调查简表各领域评分明显较高(P < 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帕博利珠单抗联合诱导化疗、放疗对治疗中晚期肺鳞癌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改善T淋巴细胞亚群和肿瘤标志物水平,安全性好。
多模态磁共振判断膀胱癌肌层浸润的价值
于泽霏, 包权, 刘鹤, 宋新, 王煜宁, 邢健
2022, 45(4): 493-496. doi: 10.12122/j.issn.1674-4500.2022.04.06
[摘要](267) [HTML全文] (109) [PDF 1436KB](9)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多模态磁共振成像上T2WI联合DWI+T2 SPAIR序列在判断膀胱癌肌层浸润价值与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   方法   收集2020年3月~2022年3月因患有膀胱肿瘤在我院行磁共振检查并取得病理结果的患者60例,均行T2WI联合DWI序列、T2WI联合T2 SPAIR、DWI序列联合T2 SPAIR及T2WI联合DWI+T2 SPAIR序列检测。计算不同组合序列的检测结果对膀胱癌肌层是否受侵分期的检查效果及一致性评估。   结果   T2WI联合DWI+T2 SPAIR序列对肌层有无浸润的特异性、敏感度与准确度分别为95.46%(21/22)、89.47%(34/38)、91.67%(55/60),明显高于T2WI联合DWI序列、T2WI联合T2 SPAIR及DWI序列联合T2 SPAI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T2WI联合DWI+T2 SPAIR序列与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最高。   结论   T2WI联合DWI+T2 SPAIR序列扫描方案可明显提高对膀胱癌T分期的诊断准确率,且T2WI联合DWI+T2 SPAIR序列与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最高,更有利于评估病灶肌层浸润情况。
骨纤维结构不良的SPECT/CT骨显像及临床特点
谢龙, 张冠杰, 黄丽群, 余小朋, 苏应瑞, 查金顺
2022, 45(4): 497-505. doi: 10.12122/j.issn.1674-4500.2022.04.07
[摘要](421) [HTML全文] (199) [PDF 3440KB](24)
摘要:
  目的   分析骨纤维结构不良的SPECT/CT骨显像结果,探讨其核医学显像特征及鉴别要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34例经病理或随诊证实为骨纤维结构不良患者的SPECT/CT影像学特点,按病灶数量分为单发骨纤维结构不良病灶组(n=25)及多发病灶组(n=9),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灶特点及放射性分布特点。   结果   34例病例中,20例有疼痛症状(58.8%),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45,P=0.307)。多病灶组年龄较单病灶组小(t=17.315,P=0.018);两组血清白细胞水平、中性粒细胞水平、C反应蛋白、碱性磷酸酶及肿瘤指标(癌胚抗原、甲胎蛋白、CA199、CA724、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胃泌素释放肽前体)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多见于四肢长骨,病变类型以磨玻璃样及囊状改变多见,多病灶型出现磨玻璃样改变的概率较大(χ2=8.579,P=0.003),而丝瓜络样、地图样及囊状改变等征象在两组间出现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4例全部病灶均为放射性异常浓聚,多病灶型常见集中于一侧的放射性浓聚优势灶。   结论   SPECT/CT可通过一次全身成像,观察全身骨多部位病灶,分析各病灶的解剖结构及代谢状态,可作为骨纤维结构不良的鉴别与诊断的重要补充检查方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胸部多层螺旋CT定量参数及肺功能检测
刘烨, 任静, 张璐
2022, 45(4): 506-510. doi: 10.12122/j.issn.1674-4500.2022.04.08
[摘要](246) [HTML全文] (114) [PDF 2097KB](9)
摘要: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胸部多层螺旋CT定量参数及肺功能检测结果。   方法   选取2018年8月~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112例COPD患者,根据临床表型将支气管炎型COPD患者纳入支气管组(n=73),将肺气肿型COPD患者纳入肺气肿组(n=39),两组均行两次多层螺旋CT和肺功能检查,间隔4月,比较两组的肺容积指标[深吸气末肺容积(Vin)、深呼气末肺容积(Vex)、Vex/Vin],肺密度指标[深吸气末平均肺密度(MLDin)、深呼气末平均肺密度(MLDex)、MLDex-MLDin],肺功能指标[1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采用Spearman法分析肺容积、肺密度指标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结果   两组患者末次的FEV1、FEV1/FVC低于首次,FVC高于首次,其中支气管炎组的变化幅度更明显(P < 0.05);两组患者末次的Vin、Vex、Vex/Vin和MLDin、MLDex、MLDex-MLDin均低于首次,其中肺气肿组的下降幅度更明显(P < 0.05);支气管炎型患者的两次肺功能测量差值FEV1/FVC (%)与肺密度指标MLDex-MLDin呈正相关关系,肺气肿型患者的两次肺功能测量差值FEV1和FEV1/FVC与Vex/Vin、MLDex-MLDin均呈正相关关系(P < 0.05)。   结论   多层螺旋CT联合肺功能检测能显示不同表型COPD患者肺气肿以及支气管的变化,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超声应变成像获得的左房机械离散度可作为新发房颤的预测指标
黄志勇, 胡孜阳, 吴杰莹, 罗伟权, 刘娟娟
2022, 45(4): 511-517. doi: 10.12122/j.issn.1674-4500.2022.04.09
[摘要](194) [HTML全文] (121) [PDF 1663KB](10)
摘要:
  目的   应用超声应变成像定量评估左房机械离散度与新发房颤的关系,探讨其预测房颤在左房扩大及左房功能障碍之外的增量价值。   方法   选取2018~2021年有房颤风险的376例一般人群作为受试者行心电图检查,随访3年后选取有新发房颤的35例受试者作为研究组,在同一队列中选取与研究组相等例数且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未出现房颤受试者作为对照组。应用超声应变成像测量两组的12节段左房应变值,获取并分析两组的左房容积指数(LAVI)、左房泵应变(LAPS)、左房储器应变(LARS)及左房机械离散度(SD-TPS)的差异性。SD-TPS定义为经R-R间期标化的左房各节段储器应变达峰时间标准差。校正患者基线资料、LAVI、LAPS、LARS,分析SD-TPS与新发房颤的独立相关性及其增量预测价值。   结果   两组LAVI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2.5±9.2 mL/m2 vs 29.5±8.3 mL/m2P=0.16);研究组的LAPS[(16.6±4.3)% vs (20.6±4.3)%,P < 0.01]和LARS[(31.4±7.7)% vs(38.0±7.3)%,P < 0.01]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的SD-TPS高于对照组([6.3±2.3)% vs (3.9±1.6)%,P < 0.01]。调整了CHARGE-AF评分、LAVI和LARS后,SD-TPS仍与新发房颤独立相关(危险比1.26,95%CI=1.10-1.45,P < 0.01)。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中,SDTPS预测新发房颤可提供左房容积及左房应变之外的增量价值(P < 0.01)。   结论   从超声应变成像中获得的左房机械离散度可作为新发房颤风险分层的有效预测指标,在预测新发房颤方面可提供左房容积及左房功能障碍之外的增量价值。
基于影像学和血清学特征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可较好预测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微血管浸润
张泳欣, 张水兴, 肖学红, 黄晓星, 杨昂, 唐秉航, 卢扬柏
2022, 45(4): 518-525. doi: 10.12122/j.issn.1674-4500.2022.04.10
[摘要](206) [HTML全文] (93) [PDF 1741KB](17)
摘要:
  目的   探讨术前基于影像学和血清学特征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肝癌微血管浸润(MVI)的预测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12月于中山市人民医院接受切除或肝移植的548例肝细胞癌(HCC)患者的临床资料,最终纳入315例肝癌MVI患者,年龄53.2±11.5岁,肿瘤最大直径3.7~7.0 cm。收集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并进行分析,采取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分析,筛查出能预测MVI的独立风险因素,构建预测HCC中MVI的列线图模型,利用ROC曲线、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对模型进行评估。   结果   MVI (+)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3月(95%CI:8.1~17.9),1、3、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50.6%、38.5%和30.9%(P < 0.05);MVI (-)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47月(95%CI:32.7~61.3),1、3、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7.9%、62.3%和38.8%(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更大的肿瘤体积、突破肝外生长、缺乏或不完整假包膜、存在动脉期瘤周强化以及术前过高的球蛋白值是MVI (+)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最终模型效能曲线下面积为0.895,95%CI为0.859-0.930,准确性为85.1%,敏感度为85.9%,特异性为84.1%。校准曲线显示预测概率与病理结果MVI (+)/MVI (-)概率有良好的一致性。决策曲线显示模型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结论   构建的列线图及预测模型能较好地术前预测MVI (+)的概率,可以根据MVI发生的风险调整HCC的治疗计划,以优化生存结果。
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二尖瓣脱垂瓣器结构与反流程度的定量研究
耿佳琪, 王岳恒, 张佳美, 杨丽
2022, 45(4): 526-532. doi: 10.12122/j.issn.1674-4500.2022.04.11
[摘要](260) [HTML全文] (94) [PDF 1838KB](10)
摘要:
  目的  应用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RT-3D-TEE)评估二尖瓣脱垂病变瓣器结构改变与反流程度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纳入于我院就诊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为二尖瓣脱垂伴反流的患者40例,另选取10例作为对照组。50例患者均行RT-3D-TEE检查并采集二尖瓣三维图像,使用4D Auto MVQ脱机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和定量分析。  结果  瓣环三维面积、瓣环二维面积、瓣环周长、前后直径、前外-后内侧直径、非平面角度、总瓣叶面积、后叶面积随反流程度增加而增大,瓣高联合比随反流程度增加而减小,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瓣环三维面积、瓣环二维面积、瓣环周长、前后直径、总瓣叶面积与反流程度呈极强相关关系(r=0.847、0.843、0.845、0.854、0.854,P < 0.05)。A Total是导致重度二尖瓣反流发生的危险因素(P < 0.01,B=1.576,OR=4.834)。总瓣叶面积(截点值=8.9 cm2)预测重度二尖瓣反流的敏感度为91.7%,特异性为87.5%,曲线下面积为0.948(P < 0.01)。  结论  二尖瓣瓣环大小、扁平程度、瓣叶大小与反流程度呈正相关。总瓣叶面积是导致二尖瓣脱垂患者二尖瓣反流程度加重的危险因素。
低管电压、低浓度碘对比剂联合多模型迭代重建在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前左心房和肺静脉CT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邓建涛, 马婷, 吴思颐, 周琪涛, 严静, 严高武, 范小萍, 李勇
2022, 45(4): 533-541. doi: 10.12122/j.issn.1674-4500.2022.04.12
[摘要](227) [HTML全文] (69) [PDF 1785KB](9)
摘要:
  目的  探讨低管电压、低浓度碘对比剂联合多模型迭代重建(ASIR-V)在心房颤动患者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前左心房(LA)和肺静脉(PV)CT成像中的运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6月在遂宁市中心医院确诊经导管射频消融的所有心房颤动患者,并按管电压分为实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143例/组。A组使用低管电压100 kVp,对比剂碘海醇300 mgI/mL,ASIR-V 10%~100%间隔10%重建;B组使用常规管电压120 kVp,对比剂碘帕醇370 mgI/mL,ASIR-V 50%重建。LA和PV图像质量客观评价采用信噪比和对比噪声比进行比较,主观评分采用双盲法以5分法评价。对患者一般临床资料、辐射剂量、碘摄入量、LA和PV解剖变异显示率及相关测量指标及图像质量进行评价。  结果  A、B两组比较,LA和PV的CT值、解剖变异显示率以及相关测量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A组有效辐射剂量和碘摄入量分别较B组减少约37.4%、29.9%(P < 0.05)。随ASIR-V重建比例的增加,A组的SD值逐渐降低,而信噪比及对比噪声比逐渐升高(P < 0.05);A组重建图像中,70%和80% ASIR-V的主观评分最高(P < 0.05)。  结论  低管电压(100 kVp)、低浓度碘对比剂(300 mgI/mL)联合70%或80% ASIR-V扫描方案可用于心房颤动患者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前对LA和PV解剖及相关指标的评价,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可显著降低电离辐射并减少碘剂摄入量。
定量 99mTc-MDP SPECT/CT在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中的诊断价值
翟威豪, 何薇
2022, 45(4): 542-545. doi: 10.12122/j.issn.1674-4500.2022.04.13
[摘要](193) [HTML全文] (105) [PDF 1546KB](10)
摘要:
  目的  探讨定量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CT获得的标准摄取值在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2021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65例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分别接受 99mTc-MDP 全身骨显像、局部SPECT/CT断层显像及磁共振成像。根据临床病史,将107个骨折椎体分为新鲜组(n=60)及陈旧组(n= 47),通过图像处理分析,分别计算两组椎体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以及平面图像和断层图像的靶区/非靶区比值(T/NT)并比较差异;绘制ROC曲线来获得SUVmax及T/NT的最佳临界值,并比较其诊断效能。  结果  新鲜组、陈旧组及正常组椎体SUVmax分别为43.20±17.17、10.71±3.17及9.78±2.95,新鲜组与陈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而陈旧组与正常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平面显像T/NT分别为2.22±0.70及1.41±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断层显像T/NT分别为5.06±3.52及2.08±0.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通过绘制ROC曲线获得SUVmax、平面显像T/NT及断层显像T/NT的最佳临界值进行鉴别诊断,SUVmax的诊断敏感度、特异性、诊断一致性均高于平面显像T/NT及断层显像T/NT。  结论  定量SPECT/CT标准摄取值在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和经皮超声造影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诊断中的价值比较
葛妍, 张海见, 张媛, 贾志莺, 武秀兰, 冷晓玲
2022, 45(4): 546-550. doi: 10.12122/j.issn.1674-4500.2022.04.14
[摘要](226) [HTML全文] (147) [PDF 2486KB](10)
摘要:
  目的  探讨常规二维超声、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和经皮超声造影(CEUS)对乳腺癌患者同侧腋窝前哨淋巴结的诊断价值。  方法  对158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均行常规二维超声、超声弹性成像、CEUS及粗针穿刺,以病理穿刺结果为金标准,与病理结果一致性进行Kappa检验,以病理诊断前哨淋巴结转移为因变量,以常规二维超声、超声弹性成像和CEUS为自变量,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并用ROC曲线评价常规二维超声、超声弹性成像和CEUS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诊断价值。  结果  经病理诊断共检出206个淋巴结,其中转移性76个,非转移性130个。常规二维超声检查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为69.7%,特异性为94.6%,准确度为85.4%;应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检查的敏感度为84.0%,特异性为96.9%,准确度为92.2%;CEUS检查的敏感度为88.3%,特异性为98.4%,准确度为94.7%;三者联合检查的敏感度为93.4%,特异性为99.2%,准确度为97.1%;与病理结果一致性进行比较,弹性成像、CEUS的一致性均高于常规二维超声,三者联合诊断的一致性最好(Kappa= 0.683、0.828、0.884、0.937,P < 0.05)。ROC曲线显示:常规二维超声、超声弹性成像、CEUS和三者联合诊断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的曲线下面积为0.668、0.712、0.738、0.756。  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CEUS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诊断价值均高于常规二维超声,且三者联合诊断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性更高,对术前乳腺癌患者同侧转移性前哨淋巴结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胰腺CT密度和最大截面积联合NLR可评估重症胰腺炎的预后
王海清, 唐鑫, 梁博文, 陈英
2022, 45(4): 551-554. doi: 10.12122/j.issn.1674-4500.2022.04.15
[摘要](175) [HTML全文] (109) [PDF 1435KB](2)
摘要:
  目的  探讨胰腺CT密度和最大截面积联合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检测在重症胰腺炎预后的评估价值。  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46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40例健康体测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CT检查,结合Image J计算胰腺CT密度和最大截面积,检测NLR,利用ROC曲线分析三者联合对重症胰腺炎预后评估的价值。  结果  观察组患者胰腺CT密度小于对照组(P < 0.05),最大截面积大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患者NLR高于对照组(P < 0.05),BISAP评分较高;CT密度和最大截面积评估重症胰腺炎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786,敏感度为80.31%,特异性为80.84%;NLR评估重症胰腺炎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775,敏感度为62.51%,特异性为56.27%;CT密度及最大截面积联合NLR评估重症胰腺炎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884,敏感度为87.51%,特异性为82.15%。  结论  利用胰腺CT密度和最大截面积联合NLR检测对重症胰腺炎预后进行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颈伸位下头颈三维重建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
朱章添, 姚家鑫, 谭举婷, 张银丽, 黎志超, 陈飞, 李强, 王柏烨
2022, 45(4): 555-559. doi: 10.12122/j.issn.1674-4500.2022.04.16
[摘要](268) [HTML全文] (147) [PDF 1711KB](15)
摘要:
  目的  探究在颈伸位下三维重建头颈结构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20例已经由病理结果证实的甲状腺疾病患者在颈伸位下的平扫CT图像,应用三维重建软件3DVWorks,对甲状腺、甲状腺结节、甲状软骨、下颌骨、锁骨、皮肤等组织进行三维重建,测量多个空间角度及径线以评估疾病及治疗方案。  结果  通过在头颈三维重建模型中对下段气管所在的不同平面与甲状腺手术相关解剖结构的角度与距离测量,综合评估后在甲状腺结节 < 3 cm的11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不适合行经口腔镜术式,可行其他腔镜等术式;3例患者不适合行经口、经胸乳腔镜术式及经腋窝等腔镜手术,仅适合开放手术;1例患者因结节分期较高,不推荐行腔镜手术;另外4例患者各类手术均可施行。通过构建胸廓入口及以此平面准确分割巨大甲状腺体积,对6例含有结节 > 3 cm的巨大甲状腺进行预评估后发现均未达经颈胸联合切除甲状腺的指标要求,6例患者行传统单纯经颈切口即可完整切除甲状腺。对有残留甲状腺的3例患者,预评估显示3例残余甲状腺均可准确定位并能指导手术切除。  结论  通过在颈伸位下三维重建头颈结构并建立评估指标,对腔镜手术方式选择、巨大甲状腺肿诊治、残余甲状腺术中定位有独特优势,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手术策略,更有益于医患交流。
血清炎症因子与膝骨关节炎MRI影像学特征有一定的相关性
喻刚, 吴威甫, 周燕, 刘建
2022, 45(4): 560-565. doi: 10.12122/j.issn.1674-4500.2022.04.17
[摘要](171) [HTML全文] (144) [PDF 1805KB](5)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炎症因子与膝骨关节炎(KOA)MRI影像学特征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5月于我院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90例作为对照组。根据是否有滑膜炎将研究组分为Ⅰ组(滑膜炎,n=71)和Ⅱ组(无滑膜炎,n=49)。比较所有患者MRI影像学表现和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并对KOA患者MRI影像学特征与血清炎症因子相关性进行分析。  结果  Ⅰ组所有患者均存在软骨病变,且66.20%为2级软骨病变,而Ⅱ组患者有5例无软骨病变,病变患者59.18%为1级。Ⅰ组软骨厚度低于Ⅱ组(P < 0.05)。血清中IL-1β、IL-6和TNF-α表达水平对照组 < Ⅱ组 < Ⅰ组(P < 0.05),IL-10表达水平Ⅱ组 < Ⅰ组 < 对照组(P < 0.05);Ⅰ组血清炎性细胞因子中IL-1β、IL-6和TNF-α与MRI软骨分级呈正相关关系(r=0.387、0.289、0.426,P < 0.05),IL-10无相关性(P > 0.05);Ⅱ组血清炎性细胞因子中仅IL-1β与MRI软骨分级呈正相关关系(r=0.509,P < 0.05),IL-6、IL-10和TNF-α均无相关性(P > 0.05);KOA合并滑膜炎患者MRI滑膜厚度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中IL-1β、IL-6和TNF-α呈正相关(r=0.497、0.425、0.506,P < 0.05);MRI软骨厚度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中IL-1β和TNF-α呈负相关(r=-0.503、-0.313,P < 0.05)。  结论  KOA患者MRI可见明显异常,与血清炎性因子有一定的相关性,膝关节影像学特征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合可对KOA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指导价值。
两种手术体位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
任晓强, 陈小慧, 钱军, 蔡经纬, 吕睿, 脱立雄, 王永恒
2022, 45(4): 566-571. doi: 10.12122/j.issn.1674-4500.2022.04.18
[摘要](249) [HTML全文] (81) [PDF 2248KB](4)
摘要: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体位下行开放性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探讨简易跪式手术床在跪式体位下行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的临床优势。  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于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132例单节段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单侧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进行分组,就采用简易跪式手术床在跪式体位下手术治疗的患者(观察组,n=67)和采用常规手术床在俯卧位下手术治疗的患者(对照组,n=65)手术效果展开对比。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及1、3、6月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两组患者术后6月的临床疗效(MacNab优良率)。  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例数均小于对照组(P < 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1周及1、3、6月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和视觉模拟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P < 0.05);与对照组相比,术后1周及1、3、6月,观察组患者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和视觉模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 0.05);术后随访6月,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MacNab优良率91.04% vs 84.62%,P < 0.05)。  结论  两种术式均可行椎板单侧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消除神经症状。跪式体位下行椎板单侧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能够明显缓解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提高手术疗效,术后患者恢复快。
磁共振三维水激发序列对踝关节软骨成像的影响
张乾营, 刘旭红, 黄莹, 韩晓兵, 章思竹, 阿浣, 张善幽, 刘娜红, 何桂凤
2022, 45(4): 572-575. doi: 10.12122/j.issn.1674-4500.2022.04.19
[摘要](246) [HTML全文] (194) [PDF 1854KB](13)
摘要:
  目的  通过比较3种踝关节三维水激发序列中,软骨的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分析3D MR序列显示关节软骨的优缺点。  方法  选取30名志愿者(年龄18~25周岁),均进行3种3D踝关节软骨MRI扫描,利用Skyra 3.0T MR和头颈联合Head/Neck 18通道线圈。双回波稳态进动(DESS)序列、多回波数据图像重合(MEDIC)序列、三维容积内插快速扰相,容积内插体部检查(VIBE)。在踝关节胫距关节中央层面分别测量踝关节软骨、肌间脂肪、距骨骨髓、拇长屈肌和软骨滑液的SNR、背景噪声信号强度,通过软件计算软骨SNR和软骨-脂肪(CNRca- Fat)、软骨-骨髓(CNRca- Bone)、软骨-肌肉(CNRca- Muscle)和软骨-滑液(CNRca-Fluid),同时对不同序列显示踝关节软骨的能力进行评价。  结果  MEDIC序列、VIBE序列的SNR高于DESS序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VIBE序列、DESS序列、MEDIC序列的CNRca-Fa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75±2.78 vs 6.72±2.09 vs 15.07± 3.89,P < 0.05)。VIBE序列、DESS序列、MEDIC序列的CNRca-Bon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88±2.46 vs 7.32±2.07 vs -1.75±1.95,P < 0.05),CNRca-Muscl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8±0.71 vs 1.17±1.27 vs -1.15±2.17,P < 0.05),CNRca-Flui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7±1.31 vs -5.62±6.01 vs -3.28±3.06,P < 0.05)。  结论  与DESS、MEDIC序列相比,VIBE能更为清晰地显示踝关节软骨的细微解剖结构及边缘,与周边关节腔积液分界更清楚,能够清晰准确地显示踝关节软骨各种三维数据,是软骨厚度、体积等测量计算的准确工具。
肛管直肠周围肌组织感染的MRI表现及术后随访
朱杏莉, 郭茂林, 张伯英, 程秋波
2022, 45(4): 576-579. doi: 10.12122/j.issn.1674-4500.2022.04.20
[摘要](269) [HTML全文] (121) [PDF 1567KB](4)
摘要:
  目的  分析肛管直肠周围肌组织脓肿长期被临床忽视的原因,并总结术后患者肛门功能的恢复情况。  方法  回顾性分析39例肛门外括约肌和/或耻骨直肠肌、肛提肌脓肿患者的MRI表现,并随访术后患者控便及排便能力。  结果  18例为单一肌组织脓肿,21例并发两组以上肌组织脓肿,其中存在肛门外括约肌深部脓肿28例,浅部脓肿26例,耻骨直肠肌脓肿9例,肛提肌脓肿4例,肛门外括约肌皮下部脓肿1例;感染肌组织肿胀增粗,基本保持解剖形态,其中外括约肌深部呈典型“U”形,肛提肌呈对称“蝴蝶翅膀样”表现;肛周脂肪间隙清晰34例,脂肪间隙结构不清5例,术中触及内口26例。35例未累及肛提肌患者术后控便和排便良好,3例肛提肌脓肿患者存在不同程度控便不良及排便无力,另1例失联。  结论  肛门外括约肌和/或耻骨直肠肌、肛提肌有时不能阻挡肛周感染的传播,甚至肌组织内部形成脓肿,肛门外括约肌及耻骨直肠肌脓肿术后患者肛门控便及排便功能很可能不受影响,肛提肌脓肿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肛门控便及排便功能不同程度降低。
增强CT与MRI诊断腰椎结核的临床价值对比
解非, 张智翔, 李天云, 崔博
2022, 45(4): 580-583. doi: 10.12122/j.issn.1674-4500.2022.04.21
[摘要](312) [HTML全文] (186) [PDF 1748KB](9)
摘要:
  目的  比较增强CT和MRI诊断腰椎结核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在本院收治疑似60例腰椎结核患者,均行增强CT和MRI图像,以病理或治疗随访结果为金标准,观察其影像学表现,比较两种方法对腰椎结核的诊断效能。  结果  60例患者中,有42例确诊为腰椎结核。增强CT检出腰椎结核36例,与金标准比较,敏感度为85.71%,特异性为77.77%,准确度为83.33%,Kappa值为0.615;MRI检出腰椎结核40例,与金标准比较,敏感度为95.24%,特异性为88.89%,准确率为93.33%,Kappa值为0.841;MRI在椎间盘受累、椎旁脓肿、椎管受累中的检出率均高于增强CT(P<0.05),CT在死骨形成中的检出率高于MRI(P<0.05)。  结论  增强CT与MRI对诊断腰椎结核均具有一定的临床效能,MRI优于增强CT,MRI在椎间盘受累、椎旁脓肿、椎管受累的诊断有明显优势,增强CT在死骨形成检出率优于MRI。
颅内动脉钙化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的临床预后影响
刘潇, 余浩佳, 辛世萌
2022, 45(4): 584-589. doi: 10.12122/j.issn.1674-4500.2022.04.22
[摘要](339) [HTML全文] (107) [PDF 1609KB](4)
摘要: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钙化程度对接受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收集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共124例。采用90 d改良Rankin量表,把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n=87)及预后不良组(n=37)。收集患者就诊时完善的颅脑CT,用图像处理软件ImageJ测量责任动脉侧颅内段颈内动脉虹吸段的钙化容积,并收集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的其他临床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进一步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颅内动脉钙化是否为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最后,计算钙化容积及溶栓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联合预测因子,采用Medcalc 18.2.1统计软件,绘制溶栓前NIHSS评分的曲线及联合预测因子的ROC曲线,计算两者曲线下面积,比较两种指标间曲线下面积的差异显著性。  结果  钙化容积是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0,95%CI=1.05~1.21)。溶栓前NIHSS评分的曲线下面积为0.77,95%CI为0.69~0.85,截点值为5分,敏感度为75.7%,特异性为72.4%;溶栓前NIHSS评分联合钙化容积的曲线下面积为0.83,95%CI为0.75~0.89,敏感度为75.7%,特异性为80.5%。相较于单独应用溶栓前NIHSS评分,联合预测因子对患者预后情况的预测价值更高,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1,P=0.027)。  结论  钙化容积与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溶栓后预后不良独立相关,可以构成判断患者溶栓后预后情况的指标,且溶栓前NIHSS评分联合钙化容积对患者预后情况的预测价值优于单独应用溶栓前NIHSS评分。
CT双能量扫描联合血清C反应蛋白在疑似痛风诊断中的价值
张艳, 赵静, 仲威, 刘晓亮, 瞿献莉
2022, 45(4): 590-594. doi: 10.12122/j.issn.1674-4500.2022.04.23
[摘要](302) [HTML全文] (180) [PDF 1652KB](8)
摘要:
  目的  探究双源CT双能量成像(DECT)联合血清C反应蛋白(CRP)在疑似痛风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7月我院门诊收治疑似痛风的9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给予DECT进行诊断,其中有59例同时给予DECT及血清CRP诊断,与最终标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比较59例进行血清CRP检查的患者中确诊为痛风患者与非痛风患者的血清CRP水平。  结果  痛风患者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非痛风患者(t=6.090,P<0.001)。DECT诊断痛风的敏感度为100.00%,特异性为75.00%,阳性预测值为83.87%,阴性预测值为100.00%,Kappa值为0.772;血清CRP诊断痛风的敏感度为79.31%,特异性为100.00%,阳性预测值为100.00%,阴性预测值为73.91%,Kappa值为0.739;DECT联合血清CRP诊断痛风的敏感度为91.22%,特异性为100.00%,阳性预测值为100.00%,阴性预测值为87.50%,Kappa值为0.887。  结论  DECT联合血清CRP在痛风的诊断方面有较好的一致性,高于单独应用DECT或血清CRP检查。
99mTc-MIBI SPECT/CT及颈部超声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术前诊断中的应用
刘斌, 李玉琴, 黄蕊, 陈立, 赵晓芬, 袁子珺, 晏似红, 杨文波
2022, 45(4): 595-598. doi: 10.12122/j.issn.1674-4500.2022.04.24
[摘要](252) [HTML全文] (150) [PDF 1444KB](5)
摘要:
  目的  探究99mTc-MIBI SPECT/CT及颈部超声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术前诊断中的应用。  方法  收集92例疑似PHPT患者资料,评价99mTc-MIBI SPECT/CT及颈部超声检查的诊断效能,分析99mTc-MIBI摄取情况与术前甲状旁腺素(PTH)及病灶最大直径的关系。  结果  颈部超声、99mTc-MIBI平面显像、SPECT/CT显像及联合检查敏感度分别为58.70%、71.74%、85.87%、93.48%,其中SPECT/CT显像、联合检查敏感度分别高于超声、99mTc-MIBI平面显像(P<0.05);99mTc-MIBI平面显像阳性组患者术前PTH和术后病灶最大直径均高于阴性组(P<0.05),且阳性组患者早期相、延迟相病灶与正常组织的摄取比值T/Ne、T/Nd分别与术前PTH、术后病灶最大直径呈正相关关系(P<0.05);ROC曲线显示,术前PTH预测99mTc-MIBI平面显像阳性的曲线下面积为0.780,95%CI为0.675~0.886,敏感度为80.30%,特异性为69.23%。  结论  患者术前PTH、病灶大小分别与99mTc-MIBI摄取呈正相关关系,99mTc-MIBI SPECT/CT及超声联合对PHPT术前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慢性应激与抑郁症患者脑影像学改变及预后的关系
李娜, 李永, 王朝敏, 辛博, 关一旭
2022, 45(4): 599-603. doi: 10.12122/j.issn.1674-4500.2022.04.25
[摘要](490) [HTML全文] (146) [PDF 1497KB](3)
摘要:
  目的  探索慢性应激与抑郁症患者脑影像学改变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120例抑郁症患者,采用生活事件量表(LES)评估患者慢性应激状态,根据评分结果分为慢性应激组(n=78)和非慢性应激组(n=42),另选取同期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受试者均行头颅MRI扫描,采集得到的3DT1数据采用FreeSurfer自动化处理,计算并比较全脑脑区皮层厚度,并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估抑郁症状,分别比较慢性应激组、非慢性应激组、对照组全脑皮层厚度及HAMD-17评分,并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LES评分与全脑皮层厚度、HAMD-17评分的相关性;抑郁症患者出院后随访6~12月,比较慢性应激组、非慢性应激组抑郁症发作时间及6月内临床治愈率。  结果  对照组、非慢性应激组、慢性应激组左侧额叶三角部、双侧额上回、左侧额缘、双侧楔前叶、双侧颞中回、左侧顶下缘上回、左侧扣带回、右侧额叶岛盖部、右侧额下回及皮层平均厚度均呈下降趋势,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皮层厚度增加脑区;对照组、非慢性应激组、慢性应激组HAMD-17评分呈升高趋势,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LES评分与大脑皮层平均厚度呈负相关关系(P<0.05),与HAMD-17评分呈正相关关系(P<0.05);慢性应激组6月临床治愈低于非慢性应激组(P<0.05),抑郁发作时间长于非慢性应激组(P<0.05)。  结论  慢性应激可加剧抑郁症患者大脑皮层萎缩,且与患者病情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
单侧双通道内镜微创髓核摘除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效果及其对JOA评分影响
吴刚, 朱敏, 施俊峰, 薛华伟, 王震
2022, 45(4): 604-608. doi: 10.12122/j.issn.1674-4500.2022.04.26
[摘要](204) [HTML全文] (125) [PDF 1692KB](5)
摘要:
  目的  探究并分析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UBE)在腰椎间盘突出(LDH)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对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2月收治的69例LDH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5)。对照组采用后路切开髓核摘除椎弓根内固定椎间融合治疗治疗,观察组采用UBE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病变区域、手术的时间、病程、出血量等)、手术前后评分即视觉模拟评分(VAS)、JOA评分、腰痛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  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VAS评分均较术前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24、72 h的VAS评分较对照组下降(P<0.05);两组患者术前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34±0.33 vs 9.23±0.43,P>0.05),术后JOA评分均较术前升高(P<0.05),术后6月观察组患者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15.54±0.52 vs 14.23±0.43,P<0.05);两组患者术前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43±3.54 vs 15.74±3.34,P>0.05),术后1月、6月两组ODI评分较术前升高(P<0.05),术后6月观察组患者ODI评分高于对照组(51.43±3.73 vs 48.75±3.64, P<0.05)。两组患者术前血清HMGB1、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43±0.54 vs 4.41±0.65、44.74±4.25 vs 45.54±4.54,P>0.05),术后1月、6月两组患者较术前均有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术后6月均较对照组降低(5.4±0.54 vs 6.54±0.32、46.85±4.45 vs 52.63±4.41,P<0.05)。  结论  UBE手术较后路切开髓核摘除椎弓根内固定椎间融合术更能有效降低LDH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患者腰椎稳定性,值得临床推广。
人工智能在鉴别乳腺结节弹性成像及预测淋巴结转移的应用
宋伟健, 孙立涛
2022, 45(4): 609-614. doi: 10.12122/j.issn.1674-4500.2022.04.27
[摘要](239) [HTML全文] (133) [PDF 1278KB](11)
摘要:
人工智能技术被日益广泛应用于乳腺结节弹性成像良恶性鉴别和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疗过程中。影像组学利用深度学习和计算机辅助诊断构建模型,为乳腺结节的诊断和预测淋巴结的转移提供了更多的信息。乳腺结节是女性体检常见的疾病之一,如何鉴别结节的性质关乎到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其中,恶性结节最常转移至腋窝淋巴结,因此预测淋巴结的转移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人工智能技术在乳腺结节弹性成像和预测淋巴结转移做一综述。
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近十年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韩慧婷, 祖涵瑜, 黄娅楠, 陈梦莎, 曹赫, 张宝亮, 姜兴岳
2022, 45(4): 615-620. doi: 10.12122/j.issn.1674-4500.2022.04.28
[摘要](199) [HTML全文] (108) [PDF 1276KB](13)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的不断加速,老年痴呆的发病率不断增高,其也是中老年群体的重要死因之一。轻度认知障碍是介于正常脑老化与老年痴呆的一种认知功能障碍状态,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作为其主要分型,是老年痴呆的高危因素。在老年群体中,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发病率高达10%以上。与认知正常的老年人相比,轻度认知障碍患者患痴呆的风险高4~10倍,在此阶段对患者进行有效诊治,可极大延缓患者病情向痴呆转化的进程。目前,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神经电生理检查及神经影像学检查,近年来随着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提高了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的早期诊断效能,本文对扩散张量成像、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动脉自旋标记成像、磁共振波谱、酰胺质子转移成像、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几种磁共振成像技术在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帮助。
超声和MRI影像学及影像组学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周成礼, 黄嵘
2022, 45(4): 621-626. doi: 10.12122/j.issn.1674-4500.2022.04.29
[摘要](280) [HTML全文] (167) [PDF 1347KB](48)
摘要: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致死率居癌症首位,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可以提高疾病预后效果,降低疾病相关死亡率。超声和MRI影像学是乳腺癌诊疗指南推荐对原发肿瘤评估无创检查方式,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影像学新技术应用于临床实践,乳腺癌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都有了很大提高。人工智能的出现,拓展了影像组学的应用,推动了乳腺癌精准医疗的发展。本文针对超声和MRI影像学及影像组学在乳腺癌临床诊疗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
青少年脊柱侧凸的影像学研究与应用
刘敏
2022, 45(4): 627-630. doi: 10.12122/j.issn.1674-4500.2022.04.30
[摘要](346) [HTML全文] (193) [PDF 1229KB](28)
摘要:
青少年脊柱侧凸是影响青少年身体发育的一种常见脊柱疾病。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影像学测量对脊柱侧凸的诊断分型、治疗选择、康复疗效和随访监测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回顾了青少年脊柱侧凸的全脊柱成像、MRI、EOS影像三维重建等多种不同影像学方法的应用与进展,分析各自的优势与不足,以期未来这些影像技术在青少年脊柱侧凸测量应用中能够更加安全、便捷、有效、精准和可重复,为临床应用研究和选择提供一定借鉴。

关于《分子影像学杂志》变更刊期通知

各位专家、作者、读者:

为了缩短出版时滞,促进科研成果的快速传播,我刊自2024年1月起,刊期由双月刊变更为月刊。本刊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技术方法、综述等。

感谢各位专家、作者、读者长期以来对我刊的支持与厚爱!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3年1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