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x

2024年  第47卷  第2期

显示方式:
应用Micro-CT对小鼠全身脂肪扫描成像研究
侯豹, 黄术兵, 韩佩宇, 姚文茜, 蔡维维, 曲秀霞, 孙海建, 邱丽颖
2024, 47(2): 111-117. doi: 10.12122/j.issn.1674-4500.2024.02.01
[摘要](68) [HTML全文] (19) [PDF 1495KB](8)
摘要:
  目的  探讨扫描电压和X射线滤光片对小鼠全身脂肪扫描图像质量和对小鼠辐射剂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C57BL/6小鼠6只,3只为正常对照小鼠,3只为高脂喂养的肥胖小鼠。应用Micro-CT对小鼠全身进行成像扫描,统计不同扫描条件下对小鼠的辐射剂量;使用Analyze12.0分析软件对小鼠皮下和内脏脂肪进行提取,然后评价扫描图像质量以及脂肪分布。  结果  正常小鼠和肥胖小鼠的扫描结果表明,在扫描电压为70 kV和Al 1.0 mm X射线滤光片扫描条件下,小鼠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边界清晰且无伪影,图像质量高,辐射剂量小。使用Analyze 12.0软件分离的小鼠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连续且平滑,脂肪显示完整。  结论  本研究为临床研究患者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提供了理论依据,对CT扫描电压和X射线滤光片的选择提供了数据参考。在降低扫描电压和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降低患者受到的辐射剂量。
刺激响应型纳米探针的制备及其对卵巢癌细胞的磁共振成像与药物输运研究
窦宾茹, 王永, 韩翠平
2024, 47(2): 118-125. doi: 10.12122/j.issn.1674-4500.2024.02.02
[摘要](38) [HTML全文] (9) [PDF 2350KB](7)
摘要:
  目的  构建基于肿瘤微环境下刺激响应型纳米探针介孔二氧化硅@阿霉素@二氧化锰纳米片(mSiO2@DOX@MnO2),探索其在卵巢癌细胞的特异性MRI与药物释放性能。  方法  以转铁蛋白为稳定剂和靶向分子,通过超声分散法制备MnO2纳米片,以MnO2纳米片为门控,通过静电相互作用构建mSiO2@DOX@MnO2纳米探针。检测其Zeta电位、微观形貌、药物控释、光学性质及MRI性能。采用细胞增殖/毒性检测试剂盒检测纳米复合物对HO-8910卵巢癌细胞和CHO仓鼠卵巢细胞的细胞毒性。检验其在肿瘤细胞内的药物释放情况及细胞水平的MRI成像效果。  结果  mSiO2@DOX@MnO2纳米探针在正常生理环境下几乎无MR信号,药物释放率小于10%。在肿瘤微环境高谷胱甘肽(GSH)浓度下产生较强的T1加权信号,其T1弛豫效率r1为5.86 mmol/(L·s)。在pH=5.0的酸性环境中,DOX的释放率在15 h左右开始维持在相对稳定水平,释放率约为33%。相同pH=7.4条件下,GSH高浓度组较低浓度组释放率明显增高,约为55%。当pH=5.0时,GSH浓度为10 mmol/L时,释放率最高,高达80%。mSiO2@DOX@MnO2纳米探针在实验浓度内对肿瘤细胞毒性较强,对正常CHO细胞毒性较弱,当mSiO2@DOX@MnO2纳米复合物中DOX含量约为100 μg/mL,HO-8910细胞存活率仅为24%,CHO细胞的存活率约为86%。HO-8910细胞、CHO细胞在不同质量浓度mSiO2@DOX@MnO2作用下存活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当锰离子浓度为1.12 mmol/L时,HO-8910细胞组的T1驰豫时间为467.60±4.45 ms,CHO细胞组的T1驰豫时间为1681.47±1.88 ms。同一浓度下的纳米探针对HO-8910细胞和CHO细胞MRI的T1弛豫时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构建的mSiO2@DOX@MnO2纳米探针可靶向识别卵巢癌细胞,在肿瘤细胞酸性环境下及高水平GSH刺激响应下实现T1加权成像、药物的精准释放,可实现卵巢癌细胞水平的靶向磁共振成像及治疗。
基于MRI影像组学在诊断前交叉韧带损伤分级中的应用
程琳, 李逸凡, 侯增浩, 杜金浩, 张炫宇, 马智颖, 王山山
2024, 47(2): 126-131. doi: 10.12122/j.issn.1674-4500.2024.02.03
[摘要](85) [HTML全文] (28) [PDF 1629KB](14)
摘要:
  目的  分析MRI影像组学对前交叉韧带损伤分级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7~2022年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质子加权成像提示前交叉韧带异常信号患者212例,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将患者分为重度损伤组(n=141)和轻度损伤组(n=71)。提取前交叉韧带图像的组学特征包括形状特征、一阶特征、纹理特征和小波特征。通过SMOTE法进行过采样,解决数据不均衡问题。通过组内及组间相关系数进行一致性检验。在两组中通过7:3的比例随机分割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并用LASSO算法筛选出最佳影像组学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建立组学模型。基于影像组学特征建立影像组学模型,基于两组的临床参数建立临床模型,以及联合两者建立Nomogram模型。分别在训练集及测试集绘制ROC曲线,计算敏感度、特异性、准确度评估模型的诊断效能,通过绘制校准曲线来评估模型预测值和实际观测值之间的差异,通过绘制临床决策曲线分析评价其临床有效性。  结果  通过特征提取在质子加权成像横断位、冠状位、矢状位共获得2553个特征,通过特征筛选及降维最终保留12个特征参数。影像组学模型训练集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105,测试组为0.8561。性别、关节不稳、关节交锁以及组学积分是诊断前交叉韧带重度损伤的最佳特征集。临床模型训练集的AUC值为0.6989,测试组为0.6415。Nomogram模型训练集的AUC值为0.9449,测试组为0.8661。Nomogram模型与临床模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Nomogram的AUC高于组学模型, 但在测试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基于MRI的影像组学方法可为诊断前交叉韧带损伤分级提供一种新型的检测手段,使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诊断准确率得到很大提升,Nomogram模型比临床模型以及组学模型的诊断效能更好。
肺结节人工智能评估危险度辅助人工阅片的应用价值
袁飞, 钟临锋, 陈兴, 陈子文, 郭凯, 付立平
2024, 47(2): 132-137. doi: 10.12122/j.issn.1674-4500.2024.02.04
[摘要](66) [HTML全文] (22) [PDF 1677KB](12)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CT图像的人工智能(AI)在肺结节筛查和评估危险度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在国药葛洲坝中心医院接受手术或穿刺并进行病理检查的肺结节患者100例。AI和医师分别进行结节诊断,比较A组(人工诊断,n=98)、B组(AI诊断,n=99)和C组(人工+AI联合诊断,n=99)的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与准确率。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AI辅助医师预测良恶性的价值。  结果  A与B组评估肺结节危险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敏感度(98.75%)、阴性预测值(91.67%)和准确性(90.00%)优于A、B组。C组可明显提高诊断效能,优于A和B组单独阅片,且诊断与病理结果有较好一致性(Kappa值=0.632,P < 0.01)。  结论  基于AI的肺结节筛查和评级能够明显提高敏感度及准确率,并降低漏诊率,对于辅助影像诊断医生的阅片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AI评估危险度辅助人工阅片肺结节的良恶性预判中同样具备较好的参考及临床应用价值。
基于碘图的光谱CT多模态参数成像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诊断价值
刘静垚, 樊文萍, 刘梦琦, 葛文浩, 姚慧, 刘明波, 陈志晔
2024, 47(2): 138-142. doi: 10.12122/j.issn.1674-4500.2024.02.05
[摘要](51) [HTML全文] (16) [PDF 1512KB](7)
摘要:
  目的  评估光谱CT定量增强成像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2023年1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行颈部光谱CT增强的59例患者能谱基数据,采用Multiphase软件生成动脉增强分数(AEF)图和细胞外容积(ECV)图,并测量病灶和正常甲状腺组织的AEF及ECV值。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ROC曲线对AEF及ECV的诊断效能进行评估,并对比较曲线下面积的差异。  结果  甲状腺乳头状癌病变的AEF及ECV值低于正常甲状腺组织的AEF及ECV值(UAEF=1311.00, PAEF=0.02; UECV=394.50, PECV < 0.0001)。AEF、ECV及AEF联合ECV诊断PTC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23、0.887及0.907,约登指数分别为0.271、0.661及0.678。AEF及ECV联合诊断PTC的模型为Y=-0.033× AEF-0.185×ECV+10.084(Y>0.697诊断PTC)。  结论  光谱CT定量参数AEF联合ECV对PTC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可以作为诊断PTC的影像学标志物。
腔内三维超声联合临床指标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致子宫异常出血的价值
肖莉, 齐慧丽, 洪蕾, 许沙, 王继祥, 张良良
2024, 47(2): 143-150. doi: 10.12122/j.issn.1674-4500.2024.02.06
[摘要](40) [HTML全文] (14) [PDF 1732KB](5)
摘要:
  目的  探讨腔内三维超声联合临床指标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致子宫异常出血的价值。  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23年4月在石河子市人民医院行阴道超声检查的126例剖宫产术后合并子宫切口憩室的患者资料。根据患者剖宫产术后出血情况分为组1(无异常出血,n=72)、组2(异常出血,n=54),所有患者均行阴道超声(二维超声及三维超声)检查。分析比较两组间临床特征(子宫位置、剖宫产次数以及剖宫产缝线方式等)以及子宫切口憩室超声特征(憩室形态、憩室容积、憩室长度、憩室深度以及残余肌层厚度等)的差异,建立基于临床及超声特征的预测模型,探索剖宫产术后合并子宫切口憩室患者子宫异常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并评价此模型的预测价值。  结果  两组间剖宫产次数、子宫位置、子宫内膜厚度、憩室深度、憩室长度、憩室容积、憩室比以及残余肌层厚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子宫位置、剖宫产次数、憩室容积、憩室比以及残余肌层厚度是子宫异常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OR=0.087、10.385、4.658、12.892、0.001,P < 0.05),与各单因素相比,此模型预测子宫异常出血的AUC为0.936,高于各单因素(AUC=0.567、0.705、0.836、0.895、0.870,P < 0.05),该联合预测模型以-6.28为截断值时,敏感度为87.04%,特异性为91.67%,准确度为89.68%,且与临床诊断结果有良好一致性(Kappa=0.789,P < 0.001)。  结论  子宫位置、剖宫产次数、憩室容积、憩室比以及残余肌层厚度是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合并子宫异常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超声及临床特征对预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致子宫异常出血有重要预测价值。
弥散加权成像在CT引导下肺肿块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徐龙, 李鑫, 党珊, 马光明, 韩冬, 于勇, 于楠, 段海峰
2024, 47(2): 151-156. doi: 10.12122/j.issn.1674-4500.2024.02.07
[摘要](58) [HTML全文] (30) [PDF 1336KB](13)
摘要: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CT引导下肺肿块穿刺活检术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行CT引导下肺肿块穿刺的152例患者,根据术前有无胸部DWI检查分为A组(无DWI检查,n=85),B组(有DWI检查,n=67)。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病理阳性率、调针次数、靶皮距、套管针在肺内长度和并发症。  结果  A组病理诊断为恶性肿瘤65例,良性病变9例,未明确诊断11例;B组病理诊断为恶性肿瘤57例,良性病变8例,未明确诊断2例;A组和B组病理阳性率分别为87.06%和97.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2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及气胸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B组出血发生率分别为30.59%、13.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CT引导下肺肿块穿刺活检前行胸部DWI检查,有助于指导穿刺靶点的选择,提高病理诊断阳性率,减少穿刺相关出血事件发生,具有较好临床实用价值。
多模态超声特征结合机器学习可预测乳腺浸润导管癌中Ki-67的表达水平
储小爱, 胡爱丽, 汪珺莉, 秦信, 沈春云, 尹晶, 夏秦仲, 唐晓磊
2024, 47(2): 157-162. doi: 10.12122/j.issn.1674-4500.2024.02.08
[摘要](41) [HTML全文] (23) [PDF 1408KB](8)
摘要:
  目的  探讨多模态超声特征结合机器学习预测乳腺浸润导管癌中Ki-67高表达的可行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155例乳腺浸润导管癌患者,155个病灶经病理证实。术前行常规超声和声辐射力脉冲成像,免疫组化染色记录Ki-67的表达,将患者分为Ki-67高表达组(n=105)和低表达组(n=50)。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独立危险因素,采用随机森林及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  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Ki-67表达与肿块最大径、边界、腋窝淋巴结状态、阻力指数、声触诊组织成像及声触诊组织定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最大直径、边界、声触诊组织定量及阻力指数对Ki-67为独立危险因素。随机森林模型结果显示,Ki-67表达影响因素的重要性排序依次是最大直径、声触诊组织定量、阻力指数及边界。随机森林及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乳腺浸润导管癌中Ki-67高表达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1、0.866,Ki-67值与肿块直径呈正相关关系(r= 0.319,P < 0.001)。  结论  多模态超声特征结合机器学习可用于预测乳腺浸润导管癌Ki-67的表达水平。
轻中度狭窄性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与缺血性卒中责任斑块形成的相关性
李莹, 师毅冰, 华荣, 王颖, 白胜杰, 王晴
2024, 47(2): 163-169. doi: 10.12122/j.issn.1674-4500.2024.02.09
[摘要](43) [HTML全文] (18) [PDF 1507KB](9)
摘要:
  目的  采用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VW-HRMRI)分析导致轻中度狭窄的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探讨其与责任斑块形成的相关性及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徐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大脑中动脉轻中度狭窄的有症状患者(n= 33)和无症状患者(n=19),所有患者均行VW-HRMRI检查,共识别出68个斑块,将识别出的斑块分为责任斑块组(n=33)与非责任斑块组(n=35)。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和ROC曲线分析斑块特征与缺血性卒中发生的关联及临床诊断价值。  结果  相较于非责任斑块,责任斑块表现出更高的重构指数(P=0.03)与强化等级(P=0.01)以及更大的斑块体积(P=0.003)与陡峭度(P= 0.002),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正性重构(OR=5.400;95% CI:1.334~21.857)、强化等级(OR=4.431,95% CI:1.750~ 11.219)、斑块体积(OR=1.09,95% CI:1.014~1.171)及陡峭度(OR=1.122,95% CI:1.038~1.214)均与责任斑块独立相关。ROC曲线分析显示,正性重构、强化等级、斑块体积与陡峭度4种危险因素的曲线下面积分别0.631、0.696、0.705、0693,而预测模型(4种危险因素联合)的曲线下面积为0.875,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0.818与0.800。  结论  正性重构、强化等级、斑块体积与陡峭度为责任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4种影像特征联合应用能更好的预测责任斑块的发生,为及早进行临床治疗提供影像依据。
基于MRI影像组学对评估术前直肠癌周边纤维脂肪组织浸润的应用价值
张冉, 汤永祥, 翟建, 苏昭然, 李石坚, 张金平
2024, 47(2): 170-176. doi: 10.12122/j.issn.1674-4500.2024.02.10
[摘要](41) [HTML全文] (25) [PDF 2082KB](8)
摘要:
  目的  评估基于MRI影像组学模型对术前直肠癌周边纤维脂肪组织浸润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 2022年3月于铜陵市人民医院术后经病理证实直肠癌75例患者术前MRI图像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分为纤维脂肪组织浸润组(n=33)及纤维脂肪组织未浸润组(n=42)。基于T2WI及动脉期对比增强T1WI(CE-T1WI)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将数据按照7:3的比例分为训练组(n=54)与验证组(n=21),采用最大相关最小冗余和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回归的方法对训练集数据进行特征降维,并将特征降维后作为特征向量,筛选出最佳的影像组学特征,构建出T2WI模型、CE-T1WI模型及T2WI+CE-T1WI模型3种影像组学模型,根据ROC曲线确定其中最优模型;根据肿瘤上下径、肿瘤最厚径、CE-T1WI相对信号强度比值(RCE-T1WI)、T2WI相对信号强度比值(RT2)、DWI相对信号强度比值(RDWI)及ADC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出联合模型;评估最优模型与联合模型二者效能及临床效益。  结果  基于T2WI和CE-T1W1各提取851个影像组学特征,最终分别获得10个和14个最佳特征,用于构建T2WI+CE-T1WI模型。基于T2WI模型、CE-T1W1模型及T2WI+CE-T1WI模型在训练组中对判定直肠癌周边纤维脂肪组织浸润的AUC分别为0.87(95% CI:0.75~0.95)、0.82(95% CI:0.70~0.91)和0.84(95% CI:0.71~0.92),在验证组中分别为0.76(95% CI:0.53~0.92)、0.73(95% CI:0.50~0.90)和0.76(95% CI:0.52~0.92)。采用联合模型在训练组中对直肠癌纤维脂肪组织浸润的AUC为0.91(95% CI:0.80~0.97),在验证组中AUC为0.80(95% CII:0.57~0.94)。决策曲线分析提示,阈值取0~1时,联合模型的净收益高于T2WI模型。  结论  基于MRI影像组学的联合模型对评估术前直肠癌周边纤维脂肪组织浸润的效能较高。
定量CT评估2型糖尿病并发肺间质异常的应用价值
张丽, 樊秋菊, 党珊, 韩冬, 张敏, 于楠
2024, 47(2): 177-182. doi: 10.12122/j.issn.1674-4500.2024.02.11
[摘要](40) [HTML全文] (20) [PDF 2114KB](6)
摘要:
  目的  探讨定量CT有效识别2型糖尿病(T2DM)并发肺间质异常的敏感影像学指标,旨在帮助T2DM合并间质性肺病的早期诊断。  方法  回顾性收集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22年1月~2023年8月临床确诊的T2DM患者且胸部CT发现肺间质异常的患者70例,同时收集胸部CT无异常改变的非糖尿病体检筛查者62例。采用Dexin-FACT“数字肺”软件对胸部CT图像进行后处理,获得各项CT定量参数,主要包括全肺容积、肺气肿指数(LAA-950%)、肺纤维化评价指标(LAA-700~-200%)、肺小血管指标(双肺下叶内2 mm支气管周围的血管管腔面积与数量之比,TAV/TNV)。比较两组间定量CT参数的差异性,并进行ROC曲线分析。  结果  T2DM患者组的LAA-700~-200%高于对照组(Z=-4.229,P < 0.001),而T2DM患者组的LAA-950%及TAV/TNV低于对照组(Z=-2.173,P < 0.05;t=-3.904,P < 0.001);两组间全肺容积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LAA-700~-200% 区分T2DM并发肺间质异常的诊断效能最高,AUC为0.71。  结论  T2DM并发肺间质异常患者的肺部CT定量参数与对照组相比具有差异性,而且肺部小血管损伤可能是T2DM患者肺损伤的关键靶器官。
左室压力-应变环评估肥胖合并高血压患者心肌做功的价值
张彦平, 张佳宇, 张燕霞, 康春松
2024, 47(2): 183-188. doi: 10.12122/j.issn.1674-4500.2024.02.12
[摘要](47) [HTML全文] (17) [PDF 1420KB](7)
摘要:
  目的  探讨左室压力-应变环评价肥胖合并高血压患者心肌做功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2年8月就诊于山西白求恩医院的35例单纯性肥胖患者(肥胖组)、39例肥胖合并高血压患者(肥胖高血压组)及38例健康人(对照组),测量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整体纵向应变(GLS)及心肌做功参数,心肌做功参数包括整体有用功(GCW)、整体做功指数(GWI)、整体无用功(GWW)、整体做功效率(GWE),比较3组间上述参数的差异。  结果  肥胖组和肥胖高血压组的GLS低于对照组(P < 0.05)。与对照组相比,肥胖组GLS、GCW、GWI、GWE减小,GWW增大(P < 0.05)。肥胖高血压组较肥胖组、对照组GCW、GWI、GWW增大,GWE减小(P < 0.05)。收缩压、舒张压与GCW、GWI、GWW呈正相关、与GLS呈负相关(P < 0.01)。BMI与GCW、GWI、GLS呈负相关,与GWW呈正相关(P < 0.05)。  结论  高血压会加重肥胖患者左心功能功能障碍,左室压力-应变环能够识别肥胖合并高血压左室心肌功能受损,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左心自动应变分析评价高脂血症对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
褚文静, 田雅楠, 秦诗阳, 曹雪松, 马玉龙, 丁华杰, 刘会玲
2024, 47(2): 189-195. doi: 10.12122/j.issn.1674-4500.2024.02.13
[摘要](42) [HTML全文] (18) [PDF 1436KB](5)
摘要:
  目的  分应用左心自动应变分析评价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左心功能,旨在验证高脂血症是否加剧T2DM患者左心功能障碍,并探讨与左心应变相关的危险因素。  方法  选取86例T2DM患者,根据是否合并高脂血症分为DM1组(不合并高脂血症,n=43)和DM2组(合并高脂血症,n=43)。另选取43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入组人员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和左心自动应变分析检查,获取常规超声测量值和左心室心尖四腔心整体纵向应变(GLSA4c)、左心室心尖三腔心整体纵向应变(GLSA3C)、左心室心尖两腔心整体纵向应变(GLSA2C)、左心室平均整体纵向应变(GLSavg)、左房储存应变(LASr)、左房通道应变(LAScd)、左房收缩应变(LASct)。比较各组间观察指标的差异,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确定影响左心应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DM1组LVGLSA4C、LVGLSA3C、LVGLSA2C、LVGLSavg、LASr、LAScd明显减低(P < 0.05)。DM2组LVGLSA4C、LVGLSA3C、LVGLSA2C、LVGLSavg、LASr、LAScd均低于其他两组(P < 0.05)。预估总胆固醇与左心LVGLSA4C、LVGLSA3C、LVGLSA2C、LVGLSavg、LASr、LAScd绝对值呈负相关关系(P < 0.001),甘油三酯与左心LVGLSA4C、LVGLSA3C、LVGLSA2C、LVGLSavg、LASr、LAScd绝对值呈负相关关系(P < 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LVGLSA4C、LVGLSA3C、LVGLSA2C、LVGLSavg、LASr、LAScd绝对值与TG独立相关(P < 0.05)。  结论  T2DM患者的左心应变明显受损,高脂血症可加剧糖尿病患者左心应变的恶化。TG可能是预测左心应变减低的独立危险因素。
高频超声对强直性脊柱炎亚临床附着点炎的筛查评估价值
李玲, 申英灏, 杨洁, 马雯娟, 张学兰
2024, 47(2): 196-200. doi: 10.12122/j.issn.1674-4500.2024.02.14
[摘要](34) [HTML全文] (13) [PDF 1307KB](4)
摘要: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对强直性脊柱炎(AS)不同部位亚临床附着点炎早期诊断的价值。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3年11月甘肃省人民医院就诊的AS患者100例,依据2022年全球首个附着点炎筛查与评估临床实践指南进行分组:临床附着点炎患者50例(分为有主观症状和无主观症状但有压痛2组);亚临床附着点炎患者50例(无主观症状也无压痛,需借助MRI或超声识别确诊)及50例健康志愿者,分别对其近端足底筋膜、远端跟腱、远端髌韧带、近端髌韧带、远端股四头肌腱和肱三头肌腱附着点行高频超声检查,根据不同部位附着点的厚度、结构、钙化、骨侵蚀、滑囊的厚度及能量多普勒信号,分析超声检查的特异性、敏感度和准确性。  结果  受检AS患者超声检查其中有主观症状异常附着点(阳性率为54%),以股四头肌腱附着点为著;无主观症状但有压痛异常附着点(阳性率为46%),以足底筋膜附着点为著;亚临床附着点炎AS患者异常附着点(阳性率为61%),以跟腱附着点为著。高频超声不同亚临床附着点超声检查病变情况显示,与临床检查相较,AS患者亚临床附着点炎的检出率更高(P < 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频超声对亚临床附着点检出率更高,阳性表现以肌腱增厚和滑囊增厚最为常见(P < 0.05)。与临床检查比较,高频超声在AS不同部位亚临床附着点早期诊断中,特异性、敏感度、准确性均较高。  结论  相较于单一的临床检查,高频超声在AS患者不同部位亚临床附着点早期诊断中,可有效提高检出率,提升诊断价值,弥补了临床检查一直以来对亚临床附着点炎的低估性。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分析单纯型乳腺黏液癌超声特征
方芹, 黄伟俊, 叶洁仪, 邱懿德, 何艳萍, 纪晓丹, 方洁莹
2024, 47(2): 201-205. doi: 10.12122/j.issn.1674-4500.2024.02.15
[摘要](32) [HTML全文] (15) [PDF 1639KB](4)
摘要:
  目的  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单纯型乳腺黏液癌超声特征,提高对其诊断准确率。  方法  回顾性纳入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在2019年3月~2022年8月术后病理为单纯型乳腺黏液癌的女性患者47例(年龄54.6±14.5岁)作为研究对象,并收集同期手术病理为乳腺纤维腺瘤的患者550例(年龄38.8±9.7岁)作为对照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调整基线差异,比较单纯型乳腺粘液癌组和乳腺纤维腺瘤组的临床特征、超声特征和BI-RADS分类。  结果  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两组患者年龄、肿物大小、肿物位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单纯型乳腺黏液癌组肿物表现为无包膜、边缘不光整、内部以实性低回声或混合回声为主、肿物内部有血供,与乳腺纤维腺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单纯型乳腺粘液癌组BI-RADS 4类及以上有87.2%(41/47),而乳腺纤维腺瘤组仅为61.7%(29/47),单纯型乳腺黏液癌组BI-RADS 4类及以上发生率高于乳腺纤维腺瘤组(P=0.005)。单纯型乳腺黏液癌组超声提示5例腋窝淋巴结转移,最后均得到病理证实。  结论  根据BI-RADS词典,部分超声征象有助于及早识别单纯型乳腺黏液癌,避免误诊,从而为临床个性化治疗及评估患者预后情况提供依据。
功能分子影像学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黄笑, 杨宜恒, 唐江峰, 田清山, 杨鹏
2024, 47(2): 206-211. doi: 10.12122/j.issn.1674-4500.2024.02.16
[摘要](46) [HTML全文] (36) [PDF 1136KB](8)
摘要: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是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原因,容易造成终末器官心脏和肾脏的损伤。因此,早期诊断和适当治疗对改善PA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在PA的临床实践中,PA的侧化分析是必不可少的一步。肾上腺静脉取样虽然被指南推荐为临床诊断PA侧化病变的金标准,但其侵入性和技术难度的原因限制了该技术在地区医院的应用。相比之下,功能分子影像学这一非侵入性技术无创且操作简单,可以弥补肾上腺静脉取样在PA侧化分析中的不足,亦能有助于PA的治疗决策。本文介绍了功能分子影像学在PA中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讨论了各种肾上腺功能分子成像技术的生理机制、优缺点和临床应用,并指出了未来肾上腺功能分子成像技术的突破和发展的方向,以期为PA的侧化分析和亚型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新型PET/CT显像剂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作用
牛瑞龙, 王相成, 王雪梅
2024, 47(2): 212-215. doi: 10.12122/j.issn.1674-4500.2024.02.17
[摘要](39) [HTML全文] (18) [PDF 1146KB](7)
摘要:
原发性肝癌早期发病隐匿、诊断困难,大部分肝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肝癌中晚期,治疗后易复发且生存率低。近期研究发现,肝癌的发生发展并非由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单方面作用所决定,而是由两者交互作用所形成的肿瘤微环境来决定。肿瘤微环境主要由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构成,其通过分泌各种细胞因子、蛋白酶类等对肿瘤细胞产生重要的调控作用,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是肿瘤微环境产物之一,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过表达与肿瘤的生长、侵袭及转移有一定关联。放射性核素标记成纤维活化蛋白抑制剂(68Ga-FAPI)作为一种新型PET/CT显像剂,已在多种恶性肿瘤中表现出良好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特别是在原发性肝癌中,因肝脏本底摄取较低,在早期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原发性肝癌的分期、肝脏结节良恶性的鉴别都表现出更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本文主要通过阐述新型PET/CT显像剂68Ga-FAPI在早期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中、原发性肝癌的分期、原发性肝癌治疗后复发及肝结节良恶性的鉴别中的研究进展,以期对临床原发性肝癌诊治有所裨益。
影像组学在免疫治疗方面的应用现状
张丽菡, 王化, 陈永孜, 路红
2024, 47(2): 216-219. doi: 10.12122/j.issn.1674-4500.2024.02.18
[摘要](85) [HTML全文] (30) [PDF 1104KB](8)
摘要:
影像组学在医学图像中挖掘信息,对癌症的诊断、预后和治疗疗效预测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当前,免疫治疗成为癌症治疗的热点,极大地推动了肿瘤学领域的发展。影像组学特征具备无创、可重复、常规获取以及量化肿瘤异质性等优点,因此可作为免疫治疗疗效的生物标志物。本文将阐述影像组学的特征提取及其数据分析,将其作为生物标志物在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包括预测治疗反应和不良事件,为影像组学在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见解。
PET/CT在淋巴瘤异质性评估中的价值
詹华英, 李伟龙, 于丽硕, 刘志翔
2024, 47(2): 220-224. doi: 10.12122/j.issn.1674-4500.2024.02.19
[摘要](40) [HTML全文] (12) [PDF 1159KB](7)
摘要:
淋巴瘤是一种以淋巴细胞为主要来源的高度异质性肿瘤。18F-FDG PET/CT通过对肿瘤细胞状态和肿瘤微环境变化的异质性FDG摄取进行评估,被广泛用于嗜FDG淋巴瘤分期、再分期及治疗反应评估。但常规PET参数在全面评估肿瘤异质性方面存在不足。本文总结PET/CT在淋巴瘤诊断、分期、治疗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并探讨PET/CT未来发展方向,包括新PET参数的探索、新试剂的开发和人工智能的融合,这些领域在淋巴瘤检测、异质性量化、鉴别、中期疗效评估和预测预后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关于《分子影像学杂志》变更刊期通知

各位专家、作者、读者:

为了缩短出版时滞,促进科研成果的快速传播,我刊自2024年1月起,刊期由双月刊变更为月刊。本刊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技术方法、综述等。

感谢各位专家、作者、读者长期以来对我刊的支持与厚爱!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3年12月27日